隨著年底臨近,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逐漸提上日程。近日,有消息稱補貼政策或將退坡40%,引起業(yè)界以及準車主的熱烈討論。與此同時,新款新能源車型密集推出,續(xù)航與智能配備不斷提升,對于消費者,此時買還是不買?政策刺激下,新上市車型續(xù)航不斷提升,而不高密度電池與安全性之間的矛盾已然顯現,實際使用中高續(xù)航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嗎?第一電動網聯合《電動汽車觀察家》共同發(fā)起線上調查——《對于補貼退坡,您怎么看?》
本次調研收到共計544份有效樣本,結果顯示,消費者對于價格變動普遍還是較為敏感,但若是在產品技術升級的前提下,也愿意等待技術更完善的新產品。
樣本說明
本次調查中,被調查者年齡段集中在26-40歲,占總調查人數的74.9%。燃油車限購區(qū)的新能源車主占比最多,為30%。
近半數被調查者完全不能接受年后漲價
在544名被調查者中,有45.6%的人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年后漲價,這其中,有29%的人來自于燃油區(qū)限購區(qū)域且為新能源車主。由此可見,即使是買車受限,消費者對于價格的變動依然較為敏感。
而在剩余可以接受價格上漲的被調查者中,8成以上表示可接受的的范圍在10%以內。如果以15-20萬的價格區(qū)間為例的話,這部分消費者可接受的變動范圍最大為16.5-22萬之間。
10月31日,真鋰研究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墨柯在雪球網發(fā)布“網傳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版本”,其中提到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整體退坡40%。雖然乘用車退坡幅度會稍小,但如果單單從漲價這點來看的話,消費者依然會較為抵觸。
續(xù)航400公里以上車輛成為主流
從“新能源汽車續(xù)航里程的可接受范圍”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上可以看出,74.6%的被調查者表示續(xù)航里程需達到400公里以上,可見,高續(xù)航依然被消費者所需要。根據網傳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乘用車續(xù)航里程最低一檔將取消補貼,補貼金額2019年和2018年低一檔續(xù)航一致。比如超過400公里續(xù)航的今年拿到5萬,明年可能拿到4萬;之前300-400公里的拿4.5萬/輛,明年拿3.4萬/輛。
作為衡量補貼標準的重要指標,補貼的進一步退坡必然會倒逼車企在續(xù)航里程上有所提升。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無疑是一項利好。
新商品依然備受期待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雖然有將近半數的被調查者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年后價格提升,但在“.假設擁有新能源汽車指標,是否會選擇在年底前突擊購車?”的調查中,有36.4%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會在年底前突擊購車,依然會等待新車型。同樣,52.9%的被調查者表示如果有更高續(xù)航及更高智能配備的新車型上市,會考慮新車。
由此可見,如果商品的自身價值能得以提升,消費者也愿意為其買單。
價格、充電時間、充電設施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因素
對于更吸引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方式,有79.4%的消費者選擇了購買時直接補貼價格。對于消費者來說,最直觀的吸引依然是來自終端的銷售價格。
在選擇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三項因素中,價格因素依然排名第一。而新能源汽車一直飽受詬病的充電問題,也依然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在限購區(qū)的被調查者,有34%選擇了購車指標這一選項,非對于非限購區(qū)的被調查者,僅有4%的人群選擇了這一指標。
結語:
在之前關于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線下調研過程中,有不少新能源車主表達過自己對于補貼政策的關注和價格上漲的擔憂。從這次的線上調查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于價格反映普遍還是較為敏感,但若是在產品技術升級的前提下,也愿意等待新產品并為其買單,而這也是政策變動希望帶來的變化。而對于車企來說,面對補貼退坡,主要應對辦法就是進行技術升級,完善自己的產品,用產品的價值來贏得市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鄧婭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shichang/8068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