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非常簡潔,《Edmunds》表示「Model 3 is way more fun than BMW 3(Model 3 開起來明顯更爽)?!?/section>最近因為涉嫌偽造 Model S Raven 和保時捷 Taycan Turbo S 測試數(shù)據,而被全球輿論推上風口浪尖的《Top Gear》,也在半年前測試過 Model 3 性能版和寶馬 M3——結論也很簡單:「Electric Beats Petrol(電力戰(zhàn)勝汽油)!」近一個世紀以來,寶馬都以駕駛樂趣作為品牌核心,但當 Model 3 在不僅駕駛體驗一項上領先 3 系的時候,獲得汽車媒體的壓倒性好評,以至于獲得市場的一致認可自然不足為奇。根據彭博社的數(shù)據,寶馬穩(wěn)居 Model 3 車主置換品牌首位,緊隨其后的是 MINI 和奧迪(以寶馬數(shù)據為 100 分基準)。另一個能代表 Model 3 車主追求劃時代運動駕駛體驗的,是 Model 3 的實際銷售數(shù)據。在美國銷售過的 Model 3 一共有 6 款:3.5 萬美元的標準版、3.9 萬美元的標準續(xù)航增強版、4.1 萬美元的中等續(xù)航版、4.6 萬美元的單電機長續(xù)航版、4.8 萬美元的雙電機全驅版,以及 5.6 萬美元性能版。根據彭博社的數(shù)據,位列產品線頂端的性能版,反而并不是在售車型里銷量最低的。比起 3.9 萬美元版本,生性豪邁的美國人民明顯更熱衷于購買更貴的雙電機長續(xù)航版和性能版車型(2018 上半年只交付了單電機長續(xù)航版)。道理很簡單:5.6 萬美元買到的 Model 3,根據以上引用的媒體評測,甚至可以提供傳統(tǒng)汽車品牌 8+萬美元級別的操控和動力(以寶馬 M3 美國市場售價為例),在此基礎之上還有獨此一家的 Autopilot,游戲什么的簡直算白送。根據《Edmunds》做過的美國車市真實價值調查,美國本土銷量最高的車型集中在 2-5 萬美元價位,其中 2-3 萬美元銷量最高,3-4 萬美元和 4-5 萬美元次之。車型均價踏過 5 萬美元,銷量就會暴跌——而 Model 3 的均價是 50528 美元。然而事實是,Model 3 的銷量一點都不低,三季度總銷量甚至能排到全美所有車型的第 6,僅次于思域/凱美瑞/雅閣/卡羅拉/天籟。
更重要的,是 Model 3 正在從以上神車的用戶群體中吸取新鮮血液。上圖是 Model 3 前 10 位置換車型,除了寶馬 3 系、奧迪 A4 和某種程度上被自家兄弟誤傷的 Model S,其他 7 款車型都是均價 2-3.5 萬美元的主流車型,其中就有雄踞美國銷量榜前列的雅閣、思域、凱美瑞。換一個更直觀的講法,如果想象一下你身邊開雅閣思域凱美瑞的人突然有一天把車換成了 Model 3,那就是美國大地每分每秒正在發(fā)生的現(xiàn)實。當然,這 9 款車并不能代表全部——我說的全部,真的是全部。因為實際上,Model 3 正以未來之名,在所有傳統(tǒng)汽車品牌車主群體中為所欲為。根據彭博社的數(shù)據,Model 3 的置換車型包括了以下的車企和車型:可以看到,無論是思域這樣的大眾車型,還是奧德賽這樣的奶媽車,甚至是斯巴魯森林人、寶馬 X5 這樣的SUV,都成為了 Model 3 的嫁衣。至于同屬新能源陣營的雪佛蘭 Volt、豐田普銳斯就更不用說了。并不是每個人都在開 Model 3,但 Model 3 正在吸引著每一個人。是不是很像你曾經打算賣腎的 iPhone 3g馬斯克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過,他堅信優(yōu)秀的產品,憑借用戶累積的口碑和口口相傳的傳播,就足以讓特斯拉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車企。電視上、電影里、活動中都見不到特斯拉的宣傳手段,唯一能公眾看到讓特斯拉的公關團隊大展拳腳的,就只有社交媒體。不過,一旦說到社交媒體,似乎馬斯克本人的作用,比整個特斯拉的公關團隊綁在一起,都更有影響力。目前為止我們看到過最純粹的「特斯拉廣告」,其實是粉絲自己拍的:于是,從不做廣告,基本只依賴用戶口碑傳播的特斯拉,在車主心目中形象如何?彭博社在調查中專門設置了評價子項,「我對特斯拉的印象是積極的」一項里,用戶平均同意度達到了 4.82 分(5 分滿分),這意味著 96.4%的特斯拉車主滿意他們的座駕。而「我對特斯拉的印象影響了我購車決定」的同意度也達到了 4.45。另外,「我和其他特斯拉車主之間存在社區(qū)氛圍」的同意度達到了 4.45,「我對特斯拉CEO馬斯克的印象是積極的」同意度也有 4.40,「我對馬斯克的印象影響了我購車決定」的同意度相對更低,為 3.60——但一家車企的 CEO 可以對準車主施加接近 7 成的購買影響,這本身就是奇跡。獲得了極高的用戶評價之后,特斯拉堅持的口碑宣傳戰(zhàn)略也開始享受戰(zhàn)果。彭博社調查中,「我會向朋友或家人推薦 Model 3」的同意度達到了嚇人的 4.91,這意味著 98.2%的 Model 3 車主都會向身邊的人安利這輛輪上飛船?!肝疫€會繼續(xù)買 Model 3」的同意度達到了 4.87,「Model 3 超越了我的期待」同意度也有 4.78——也就是說,有 95.6%的 Model 3 車主認為這輛車比自己想象中還要好。Model 3 不僅本身收獲了好評,還順便給汽油車帶來了 10000 點暴擊傷害?!肝以僖膊粫I汽油車」的同意度甚至也高達 4.71,也就是說94.2%的Model 3 車主從此和汽油車絕緣。另外,「我認為 Model 3 比我以前的車更可靠」的同意度也達到了 4.30——86%的美國 Model 3 車主認為電動黑可以洗洗睡了。 所以,不做廣告的特斯拉到底怎樣賣車的?彭博社在上面這張圖中給了一個解釋: Model 3 的車主們,是特斯拉最主要的賣家。評判一件產品的影響力,橫向去看會更容易說服人——比如現(xiàn)在智能手機的用戶群從十歲一路橫跨到九十歲,而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套在 Model 3 身上。根據彭博社的調查,美國 Model 3 車主的實際年齡跨度相當大,具體點說,就是跨越了合法開車的所有年齡段。在接受調查的 Model 3 用戶里面,比例最大的年齡段反而并不是接受能力相對更強的 30 歲以下青年,而是 30-40 歲的大齡青年,其次是 40-50 歲的中年、50-60 歲的中老年,以及 60-70 歲年齡段。甚至于,70 歲以上的美國糟老頭子,在受訪Model 3車主里面和30歲以下小年輕占的比例居然相仿——看來時代的變更足以讓人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哦對了,受訪 Model 3 車主有 95%是男性,買一輛 Model 3 也是同性交友捷徑。
為什么會是這樣的一種結構?一種令人信服的解釋是,30-40歲的這批人是「千禧一代」。
所謂千禧一代(Millennials),是指出生于20世紀時,在跨入21世紀(即2001年)后才成年的一代人。他們的成長期幾乎和互聯(lián)網/計算機科學的形成與高速發(fā)展時期相吻合。他們是互聯(lián)網的原住民,是智能手機、社交網絡的第一批使用者。他們更是當下最主要的消費力量。他們是怎么說的?彭博社在報告最后附錄了幾位車主的用車感受,我們挑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選段,給大家翻譯了一下:田納西州,圖書館助理
「我丈夫買了一輛道奇挑戰(zhàn)者,再之前我開的是他的大老粗皮卡,所以我其實(在買車話題)是處于讓步地位的。我覺得以前老公們會掌握更多的買車話語權,但可能現(xiàn)在慢慢改變了。我從一開始就有關注特斯拉,然后我就覺得,‘我一定要來一輛特斯拉’。很多女同胞都來問我這輛車怎么樣,我覺得喜歡 Model 3 的和問我的女性一樣多。我喜歡開快車,開了幾天之后,那種做紅綠燈起步冠軍的感覺簡直了。」佐治亞州,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家
「亞特蘭大遍地都是特斯拉,但在佐治亞州的情況是,你一旦離開亞特蘭大,一切都會突然消失。所以如果我在南部長途開車的話,我得需要更多的超充站,因為(本地的)超充站數(shù)量又少,距離又遠。」「大家都會盯著我的 Model3 看,孩子們都很興奮,他們把它當做是像獨角獸,因為他們從沒見過這樣的車。但這里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他們只知道特斯拉很快。我丈夫很喜歡開著 Model 3 載別人出去玩。我們三四個月之前剛剛安利一位朋友也買了一輛?!?/section>彭博社這次調查,雖然說的是特斯拉的故事。但從消費和傳播的角度來看,卻是全新消費主義的誕生、全新商業(yè)模式的演進,可被搜索的知識/信息+裂變式的社交網絡帶來的口碑故事,更是跨區(qū)域興趣社群的崛起。
回到中國,我們有兩個問題。
一、問車主:當下的中國,哪家車企有鐵粉?有跨區(qū)域的自發(fā)式的興趣社群?哪家車企的車主是賣車的主力?二、問行業(yè):在全行業(yè)下滑的當下,哪家車企真正重視社交網絡?并為此重新構筑了自己的傳播體系?還是大家依然在自娛自樂?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03562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