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h在线 ,大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少妇毛片

  1. 首頁
  2. 大牛說
  3. 悠跑超級底盤:給汽車顛覆者的武器

悠跑超級底盤:給汽車顛覆者的武器

汽車,可能像手機一樣,隨著核心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出現(xiàn),格局發(fā)生顛覆式變化。

2003年,聯(lián)發(fā)科推出了單芯片手機解決方案,集成了通信基帶、藍牙、攝像頭等模塊,讓無數(shù)深圳小廠家,只需數(shù)百元就能組裝出手機,叫板國際手機大廠。“山寨機”大行其道,這是小米、華為、VIVO、OPPP等知名品牌誕生的先聲。

2022年,1月11日,悠跑科技發(fā)布了“UP超級底盤”,集成了傳統(tǒng)白車身、懸掛、制動、轉向、電池、電動傳動系統(tǒng)等組件,讓造車者只需要做好上車體的造型、空間和智能,就能做出一輛智能電動汽車,和國際百年大廠PK。

甚至,悠跑科技也能幫你做上車身——悠跑科技也發(fā)布了基于UP超級底盤的UP SPACE超級艙體,涵蓋了轎車、MPV以及SUV等主流車型。造車者可以讓悠跑代工,而自己創(chuàng)立、運營品牌。

悠跑這個理念并非癡心妄想。在大洋彼岸,它的先行者已經引起極大關注,那就是Rivian。這家以滑板底盤為特色的新創(chuàng)汽車公司,在2021年11月上市,一輛車還沒賣的情況下,市值一度達到近1600億美元,在全球汽車企業(yè)中位居全球第三,雖然后來股價回落,但仍有700多億美元市值。

在商業(yè)模式上,Rivian是直接造車的,既面向私人消費市場,也面向B端市場。私人消費市場方面,它最先將美國人喜歡的電動皮卡(R1T)量產交付,同時也量產交付了電動SUV R1S。2021年,Rivian總產量1015輛,總交付920輛。B端市場方面,亞馬遜持有Rivian近20%的股份,并且與Rivian達成了一項購買10萬輛電動貨車的協(xié)議,這筆交易預計將于2025年底完成。

雖然有Rivian大熱在前,但悠跑還是要說一個不太能理解的故事。

悠跑科技創(chuàng)始人、CEO李鵬(下圖),將其總結為新造車2.0。他認為,新造車1.0時代,造車者們致力于將燃油車升級為電動車。2.0時代,更多跨領域玩家可以借助超級底盤以輕裝入局,汽車將向更智能、更個性、以場景驅動的移動智能空間進化。

悠跑的造車法如果普遍推行,將徹底改變汽車的生產模式,顛覆現(xiàn)有車企格局。

顛覆傳統(tǒng)百年大廠的,是跨界新造車者。

而悠跑,提供的是武器。

1

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的“叛將”

悠跑的創(chuàng)始人李鵬,有著超過15年汽車行業(yè)經驗。

他曾在奧托立夫工作10年。奧托立夫以生產氣囊等汽車乘員保護設備而聞名。他之后進入德國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2018年,李鵬加入地平線,擔任智能駕駛事業(yè)部總經理。2019年,他入職長城擔任副總裁、數(shù)字化中心執(zhí)行官,先是負責長城汽車旗下的車聯(lián)網公司仙豆智能,后來又短暫負責長城高端智能車項目沙龍。

2021年4月,李鵬離開長城汽車,創(chuàng)立了悠跑科技。和他類似,悠跑有60%的員工具備10年以上汽車行業(yè)從業(yè)經驗,有50%有科技企業(yè)經驗,交叉部分,是在汽車企業(yè)和科技企業(yè)都做過。碩士、博士的占比為50%。

這個團隊對傳統(tǒng)的汽車開發(fā)模式深有了解,也成為了這個模式的挑戰(zhàn)者。李鵬總結,根本上“現(xiàn)有造車模式跟不上‘以用戶為導向’的智能電動汽車消費時代”。

李鵬說,傳統(tǒng)造車模式是整車一體式開發(fā),基于白車身打造,哪怕是新造車勢力的特斯拉、蔚小理都是這樣。這種模式投入大、周期長、迭代慢。為此,車企不得不堆料、堆人和堆產品。

但是,“用戶真正需要的車,是更個性、更智能和更便宜的車?!崩铢i說?!皞鹘y(tǒng)造車模式與用戶需求的撕裂感越來越大?!?/span>

由此,和特斯拉、蔚小理的新造車1.0模式不同,悠跑提出新造車2.0模式:上下分體式開發(fā)。

所謂分體式開發(fā),是指新造車企業(yè)可以采用悠跑開發(fā)好了的下車體,也就是超級底盤,再加上自行開發(fā)的上車體,結合為一個新車型。

在悠跑提供的下車體部分,已經集成了三電、懸架、制動、轉向、智駕系統(tǒng)、熱管理系統(tǒng),也就是說,光下車體,車輛基本已經可以跑起來了。新造車企業(yè)可以專注于上車體的設計、空間、智能座艙的定義和實現(xiàn)——也就是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部分。

悠跑測算,這種分體開發(fā)模式,會比整車一體式開發(fā)縮短6-12個的周期。因為,一方面,超級底盤釋放了造型對于工程開發(fā)的約束;另一方面,上下車合體僅需驗證上車體耐久,同時整車實驗不受季節(jié)限制;新車型投產,工裝調整和工藝驗證時間可以大幅縮短。

同時,由于下車體是標準化的,在規(guī)?;幕A上,超級底盤有望降低成本。

2

超級底盤有多超級?

悠跑的超級底盤,是針對智能電動汽車開發(fā)的。

悠跑在這個超級底盤上,集成了四大領先技術:全線控底盤、可插拔環(huán)網EEA(電子電氣架構)、CTC電池系統(tǒng)和高集成熱管理系統(tǒng)。

全線控底盤是高級別自動駕駛車型的必需,能夠實現(xiàn)電子信號控制車輛的前后(加減速)、左右(轉向)、上下(懸架)?;诖?,車企還能開發(fā)出一些好玩的駕駛體驗,比如駕駛風格的自定義,比如提供超跑模式。

所謂可插拔環(huán)網EEA,就是指以太網通信的EEA。伴隨燃油車向智能電動汽車演進,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的企業(yè),將EEA不斷推向高集成、高通信、高冗余、可升級等方向發(fā)展。這意味著車企還需要巨大的軟件開發(fā)能力,這讓哪怕是大眾這樣的巨頭都難以掌控——ID系列曾經因為軟件問題而數(shù)次推遲。

悠跑的方案,可以讓新造車企業(yè)在電子電氣架構方面脫身,同時確保車輛具備適應智能電動汽車的軟件架構。悠跑的這一架構,支持未來L4+級別的自動駕駛,擁有通訊冗余、制動冗余、轉向冗余、算力冗余、感知冗余和電源冗余。

李鵬在此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讓整車變成永遠在線的出行機器人”。

CTC電池系統(tǒng),就是現(xiàn)在特斯拉、寧德時代等企業(yè)正在探索的,將電芯直接集成到底盤上,從而舍棄模組、電池包的環(huán)節(jié),提升電芯的利用率,當然,其挑戰(zhàn)是電芯的管理,特別是安全。目前最前沿的特斯拉,在柏林工廠已經演示了這一技術,在柏林工廠量產后,業(yè)界可能才會第一次有CTC的車型出現(xiàn)。

CTC會帶來更長的續(xù)航和更好的空間利用率。李鵬介紹,悠跑的CTC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同等車長續(xù)航提升10%,電池艙有效容積增加10%,續(xù)航可以達到1000公里以上。

從發(fā)布會PPT的圖上看,悠跑的CTC方案應該會基于方形硬殼的電池,也就是類似比亞迪刀片電池,但是尺寸更短。

高集成熱管理系統(tǒng),是為了應對電動汽車冬季采暖的難點。悠跑的方案就是把電池包、電驅動系統(tǒng)和乘座艙的采暖結合到一起。這一點特斯拉等車企正在做。李鵬介紹,他們的方案可以讓能效提升100%,冬季采暖能耗降低約70%。

基于這四大技術,李鵬認為他們打造了“軟硬一體化操作系統(tǒng)”,而且是“為造車自由而生”,能夠實現(xiàn)“性能定義自由”“開發(fā)自由”“里程自由”和“整車布置自由”。

具體到車輛的性能上,悠跑超級底盤支持兩驅或四驅的布局,1000公里以上續(xù)航,1000TOPS以上算力和L4+級別自動駕駛。

在研發(fā)節(jié)奏方面,悠跑目前已經有了演示的產品,超級底盤的量產時間定在2023年。配備超級底盤的車型,還要更晚一些。

底盤是傳統(tǒng)車企的核心技術。這一技術如果完全由第三方提供,在傳統(tǒng)車企思維當中就要六神無主了。

但悠跑認為底盤通用化、標準化是智能電動汽車時代更好的選擇。李鵬甚至在一次演講中,還說出了這番話:“今天仍把底盤當做看家本領的主機廠,未來將被智能電動車時代淘汰。”

3

超級艙體的未來

下車體有了,上車體能干啥?

悠跑自己設計了5種風格的上車體,展出了其中3個,讓外界更為直觀地看到,基于超級底盤,能做到什么。

悠跑給出了5種風格迥異的上車體的渲染圖,包括轎車、MPV、SUV、皮卡和廂式車。

這5種上車體的都采用悠跑UP超級底盤,由于沒有發(fā)動機艙、懸架被集成到了底盤上、方向盤是線控的,因此影響乘座艙空間設計的障礙大為消除,這5個上車體都有極大的空間。

悠跑在發(fā)布上展出了3個上車體,包括轎跑產品UP SPACE 01、超級MPV UP SPACE 02和超級SUV UP SPACE 03。

超級MPV UP SPACE 02開放給了部分媒體參觀。這個不到4.5米的車,可以布置下3排座椅。B柱采用對開門設計,也可以在五座、六座、二三排對坐等組合中做選擇。方向盤設計為可收起狀態(tài),表明這款車支持自動駕駛和普通駕駛。

在悠跑這種解決方案之下,新造車企業(yè)能做什么呢?雙方怎么合作?還有什么可以賺錢的地方?

李鵬自己定義是,悠跑是智能化軟硬一體的操作系統(tǒng),新造車勢力可以基于這個系統(tǒng)去開發(fā)五花八門的車。

超級底盤的好處,是大幅降低造車的成本,“可以讓400億才能造的車,要么造得比以前更好,要么用40億可以造完?!?/strong>

“我們的邊界是悠跑不做C端的品牌。所以,C端的車還是會有自己的合作伙伴,由他們去定義和經營自己的客戶。目前我們的伙伴當中會有類比于Rivian和福特類的客戶、Rivian和亞馬遜的客戶。”

目前,悠跑已經公布的車企合作伙伴有凱翼汽車和東風柳汽。不過,李鵬表示,和車企的合作目前是一攬子框架協(xié)議,“第一個階段已經開展的工作是聯(lián)合開發(fā)和代工。”

除此之外,李鵬還說,“我們正在洽談的意向合作伙伴是非常多的,這里面既有大家能想象的傳統(tǒng)車企,也有新勢力的車企,也有科技公司?!?/span>

不過,悠跑倡導的合作模式,對于品牌運營方,提出了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的挑戰(zhàn),因為靠賣車賺錢的可能性已經很小。這顯然更適合跨界而來的新造車者。

“蔚來汽車靠生產掙錢嗎?蘋果靠生產掙錢嗎?”李鵬說,“他們該靠什么賺錢正是汽車行業(yè)在5-10年應該去做到的,今天靠制造掙錢的汽車行業(yè)就不該擁有那么高的PE值的倍數(shù)?!?/span>

李鵬也承認,悠跑的定位帶來的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要改變行業(yè)的認知,改變行業(yè)現(xiàn)有的價值鏈?!?/strong>

4

批評和回應

在悠跑發(fā)布之前,滑板底盤理念在工程師圈、投融資圈已經流傳開來,Rivian上市之后,已經成為火熱賽道。

對于滑板底盤,以及悠跑的超級底盤概念,很多工程師都做了分析,提出了不少批評意見。

一種說法是,滑板底盤更合適做硬派越野和商用車,這源于非承載車身的邏輯?;宓妆P組合模式,上車體無需承重。而現(xiàn)在的乘用車,基本上都是承載式車身,只有一些商用車和硬派越野采用非承載車身。

但是,李鵬認為,悠跑的超級底盤和乘用車、商用車沒什么關系,所造出來的車,是上下車體一同承載的。而悠跑的工程師進一步解釋,超級底盤的上車體和底盤是通過硬連接連在一起的,因此整體會有很強的彎曲剛度和扭轉剛度,比承載式車身更不容易變形。

與此相關的NVH的問題,承載式車身直接和車輪連接,震動和噪音會傳遞到座艙。超級底盤也是通過輪轂的懸掛、電機的懸置將緩沖掉震動和噪音。

至于一些工程師質疑的,一個標準的滑動底盤同時用來轎車、MPV、SUV甚至商用車,駕駛員的視野可能受限的問題,悠跑的工程師回應說,駕駛員上視野,受限于座艙的設計,與底盤無關;駕駛員下視野,在傳統(tǒng)燃油車時代,因為發(fā)動機艙蓋比較高會有限制,但是現(xiàn)在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前艙可以做得很低趴,甚至沒有前艙,因此視野完全不受限制。不過,也有工程師質疑,懸架高度的限制也會影響視野,哪怕是同一底盤,可能也需要針對不同的上車體的懸掛做單獨設計。

還有工程師提出,承載式車身的碰撞設計中,有兩條以上的碰撞力傳導路徑,能夠分散碰撞力量,保證車體安全,但是滑板底盤沒有這種設計。悠跑的工程師表示,目前從仿真結果看,碰撞安全沒有問題。側碰方面,底盤側面有針對性地做了加強,以保證電池包的安全。

還有一些批評意見是,超級底盤集成了一輛汽車上大部分的核心部件,成本基本集中在這里,也就意味著巨大的開發(fā)費用和實驗驗證投入。傳統(tǒng)車企開發(fā)一款車需要十幾億乃至幾十億,超級底盤公司所需要耗費的金額不會少。

目前來看,悠跑的自身力量還小,特別是研發(fā)項目覆蓋軟硬件,并且集成了很多核心部件,還要應用很多業(yè)界首創(chuàng)的技術。悠跑迄今只有155名員工,融資三輪,估值15億。不過,李鵬表示,即將宣布新一輪融資消息。

公司還不太大,但李鵬不無自豪地認為悠跑在領先,而且壁壘不小。他說,“目前在我們視野范圍內,真正做我們定義標準下的‘滑板底盤’的公司,在中國我們的確還沒有看到?!?/strong>他認為,基于白車身的開發(fā)邏輯,不能做到上下分體開發(fā),不能支持生態(tài),那就都不是滑板底盤。

他認為,很多供應商更多還是在自己核心部件基礎上做一些相關拓展,做不到上下分體開發(fā)。

傳統(tǒng)車企做超級底盤也不容易。李鵬認為,這是研發(fā)模式的變化,“傳統(tǒng)車廠轉型來做滑板底盤的挑戰(zhàn)會很大”,挑戰(zhàn)包括傳統(tǒng)車廠的認知挑戰(zhàn)、組織機制。“從技術本身來看,傳統(tǒng)汽車廠自己真正in house研發(fā)的技術很難支持這樣高度集成的產品。它其實是把一些科技公司的原來Tier1的能力和原來車廠的東西結合。所以我認為,不能說傳統(tǒng)車廠不能做(滑板底盤),但是它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不能低估。

總體而言,李鵬對于超級底盤的前景充滿信心。他認為,在2024年、2025年,隨著蘋果汽車上市,滑板底盤會從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業(yè)型的新興技術,變成智能電動車的主流技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66109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59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大牛作者

電動汽車觀察家

《電動汽車觀察家》持續(xù)提供新能源汽車的真實信息和誠懇意見 微信訂閱號搜索:evobserver

  • 1142
    文章
  • 55701
    獲贊
閱讀更多文章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lián)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