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作為比亞迪持續(xù)發(fā)力純電領域的主力產(chǎn)品,引發(fā)了市場極大的關注,且不說短短6小時訂單破2萬和2天接近5萬臺的神仙銷量,單說這個熱度,已經(jīng)創(chuàng)下了純電動車領域的銷售記錄。特別值得一說的是,尤其是定價在21-28之間的國產(chǎn)自主品牌,似乎是第一次達到短時間沖擊如此之高的銷量,所以,配上一句YYDS,絲毫沒有任何夸張。
一、從“熱議”到“熱銷”,海豹到底做對了什么?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締造了海豹的從“熱議”到“熱銷”的成功轉(zhuǎn)化?是獨領風騷的CTB電池?還是極致的動力性能?或者是驚喜的價格定位?似乎感覺都不太確定,畢竟在這些領域上,似乎都有競品可以上來平分秋色,那為什么海豹的成績?nèi)绱酥畠?yōu)秀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突然看到百度百科對動物海豹的描述,讓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海豹身體呈流線型,四肢變?yōu)轹挔?,耳朵變得極小或退化成只剩下兩個洞,游泳時可自由開閉。海豹有一層厚的皮下脂肪保暖,并提供食物儲備,產(chǎn)生浮力。
仔細看上面的這段文字,其實每句話后面都有海豹是如何精準實現(xiàn)對環(huán)境的適應的:
“海豹身體呈流線型,四肢變?yōu)轹挔睢薄m合在水里游泳
“耳朵變得極小或退化成只剩下兩個洞,游泳時可自由開閉”——能夠在陸地上聽聲在水里游泳
“有一層厚的皮下脂肪保暖,并提供食物儲備,產(chǎn)生浮力”——解決靜態(tài)情況下的能量儲備和姿態(tài)解決
……
仔細想來,是不是有點驚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雕琢出這樣精準符合極地環(huán)境的生物品種。同樣,在新能源汽車的海豹上,專注于新能源多年的比亞迪品牌充當了一次鬼斧神工的“神級操作”,針對中國市場的國情,進行了一次太過標準的量身定制!
二、回應全民關切,動力電池再次進化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就在于動力電池,這也是新能源汽車和傳統(tǒng)汽車的最大不同。不過由于動力電池帶來的安全性問題,一些自燃事件的發(fā)生,讓新能源汽車成為了各種汽車類新聞關注的焦點,而新能源汽車自燃的最大問題就在于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在這一點上,比亞迪的“船夫哥”毫不回避,擲地有聲:
讀完上面的三張圖,我來做個課代表,其實主要說了以下的三段內(nèi)容:
1,動力電池爆燃是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最大的敵人。
2,所以,比亞迪研發(fā)了刀片電池,從電池領域解決了自燃問題。
3,電池安全問題解決后,比亞迪又持續(xù)進軍整車安全的技術研發(fā),關注更大領域的安全。
其實很好理解,電池雖然重要,但畢竟只是整車的一個部分,要整車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那么關于整車安全,比亞迪到底又做了什么硬核科技?
CTB電池技術
這個技術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不是很好理解,而且非常容易和CTP技術進行混淆,當然學術領域的解釋其實有很多了,我這里說一點比較粗淺的比喻,便于大家理解:
1,動力電池主要包括外殼和電芯,就像一個袋子里裝滿了5號電池,最早的技術,就是幾個電池裝一個盒子,然后幾個盒子裝一個箱子,然后把箱子裝進汽車底盤,然后蓋上底盤的上下蓋,這就算好了。
2,到了CTP時代,通過技術研發(fā),電池更安全了,不需要再包一層盒子了,我們就直接把電池裝進箱子里,然后把箱子裝進汽車底盤,然后蓋上底盤的上下蓋,這就算好了,這些盒子的空間可以裝更多的電池了。
3,到了CTB時代,現(xiàn)在電池太安全了,連箱子都不要了,我們把電池加上一些輔件,直接就裝進地盤里,然后蓋上底盤的上下蓋,這就算好了,這下盒子和箱子的空間都節(jié)約了,裝的電池更多了。
通過上面的解釋,是不是對這個技術有了比較明顯的認識,在上面的描述中,看到的最多的莫過于“安全”和“更多的電池”這兩個字眼,這些字眼其實也正是回應了目前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兩個核心關注,就是“自燃”和“續(xù)航”。
可以說,在百分之百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咨詢銷售顧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這車能跑多少公里?電池會不會燒起來?
幾乎只有很少的消費者會關心這樣的問題:
輔助駕駛是什么芯片?LCC的過彎能力和感知能力具體怎么樣?
這就是國情,這就是我們的消費者當下最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問題,也是當下新能源汽車給消費者留下的最大痛點,面對這道“思考題”,比亞迪這位理工科的優(yōu)等生在動力電池上持續(xù)答題,宛若一幅“特區(qū)做題家”的風采,而且比亞迪的答案,無一不切中了消費者的痛點。
CTB電池技術,直接把到高安全的刀片電池裝入底盤,讓底盤不再為了電池盒而改變力學結(jié)果和空間讓步,重新優(yōu)化了整個底盤的強度,構(gòu)成上蓋、“刀片電池”、托盤的整車三明治結(jié)構(gòu),電池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強度獲得突破,并為整車安全賦能。因為刀片電池采用了鐵鋰材料,擁有更高的燃點,所以理論上基本無法發(fā)生自燃。
不過,面對擠壓或者碰撞的情況,電池會有風險么?甚至整車會有風險么?其實,CTB電池系統(tǒng)既是能量體,也是結(jié)構(gòu)件,其本身可承受50噸重卡的碾壓。受益于CTB技術,海豹的車身扭轉(zhuǎn)剛度達到40,500Nm/°,媲美百萬級豪車,從下面的表中可以看出,海豹的車身扭轉(zhuǎn)剛度已經(jīng)超越勞斯萊斯幻影,此間差距,可見一斑。海豹的安全性,也非常明顯了。
當然,CTB技術還提供了更好的空間使用效率,相比傳統(tǒng)結(jié)構(gòu),海豹在車內(nèi)空間凈高相同的前提下,車身高度降低了15mm,整車高度與傳統(tǒng)豪華運動中級車相當。海豹更加低趴的整體造型,也極大的提升了空氣動力性能和視覺效果。
三、回應汽車本質(zhì),挑戰(zhàn)操控領域
比亞迪在汽車業(yè)務上很顯然有自己的思考,盡管現(xiàn)在很多自主品牌在智能等領域大舉發(fā)力,實現(xiàn)了彎道超車,在很多體驗上趕超了傳統(tǒng)的進口豪華品牌,但是依然帶有爭議,比如“智能只是附屬產(chǎn)品并不是汽車的核心靈魂”,畢竟“汽車是用來開的”。
實際上,要想超越進口豪華品牌的操控領域優(yōu)勢,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些品牌對于車輛的底盤等調(diào)校具有了上百年的經(jīng)驗累積,可謂這個行業(yè)里的老師傅,而且由于他們技術領先,經(jīng)驗豐富,全球的汽車都愿意送來給他們調(diào)校,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際上是形成了一個正循環(huán),就是強者恒強。
但是,在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的今天,這個趨勢有了一點點裂縫,那就是新能源動力的革命性變化,電機取代了燃油發(fā)動機,動力電池包取代了油箱,完全全新的驅(qū)動方式應運而生,在電動化的操控新局面下,應該說過去燃油車的經(jīng)驗被極大的削弱了,在這個情況下,比亞迪這個“特區(qū)做題家”,又交出了一份什么答卷?
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統(tǒng)
這又是一個對于普通消費者超級不友好的名詞,理工男的世界真的很難理解,簡單點說:
1,原來我們的汽車想要控制扭矩,主要是依靠輪速來進行控制,比如將輪端分為32-48個采集位,來對扭矩進行控制。
2,電動車時代不同了,電機的轉(zhuǎn)速實際上和輪端轉(zhuǎn)速之間存在有關聯(lián)關系,通過這一關系的細分,我們可以將輪端分為4000+個采集位,識別精度提高300多倍,可提前50ms以上預測車輪輪速變化趨勢,更早對車輛運動狀態(tài)進行調(diào)整實現(xiàn)極快速和精確的識別。
3,總而言之,可以實現(xiàn)車輪打滑更少了,極限更高了,駕乘更舒適了。
當然,不僅僅是扭矩控制技術,包括高剛度車身,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結(jié)構(gòu),50:50的黃金軸荷比,博世DP轉(zhuǎn)向系統(tǒng)、線控制動系統(tǒng)都為極致的操控增添色彩。說了這么多其實還是要到操控的體驗上去看看,比亞迪公布的數(shù)據(jù)表明,海豹的操控成績到了讓人嘆為觀止的成績:
麋鹿測試:83.5KM/H
單移線測試:133KM/H
定圓回轉(zhuǎn):1.05g
要知道這個成績怎么樣,我們一起來和其他車型比一比:
看看最常見的麋鹿測試,根據(jù)全球第一家做麋鹿測試的機構(gòu)——瑞典Teknikens Varld雜志公布了一個榜單,從這個權威榜單可以看出,似乎超越海豹的成績還不存在,尤其是面對諸如寶馬M3這樣眾所周知的性能車,海豹都大幅領先。
而單線測試和定圓測試因為缺少場地描述的信息,無法做直接的對比,但是就這個成績來說,應該是相當驚人的存在了,即便在小破站搜一下類似的測試視頻,能做到海豹這個成績的同級車真的還不多見。
所以,在這個進口豪華品牌制霸了上百年的領域,來了一個陌生的敲門人,沒有引擎的轟鳴,只有電機的輕語
“請開開門,我要進來了哦,誰說這屋子就是你們的呢?”
四、回應智能駕駛,做更有競爭力的價格政策
智能駕駛是當下,最有話題的新能源汽車話題之一,到底是“但用難還”還是“侮辱智商”,各個流派可謂爭論的喋喋不休,盡管我個人其實是一個智能駕駛的支持者和愛好者,但是還是要承認至少在當下,智能駕駛的付費選裝率還是一個比較低的存在,而在付費選裝里面再日常使用的人幾乎就更少了。
換句話說,在當下,還是更多的人不使用輔助駕駛系統(tǒng),那么在海豹上,比亞迪給出的答案就是全系基本上沒有配置更多的輔助駕駛功能,這樣清晰的思維定義,有助于更好的處理車型定位,并避免版型過多后,帶來的生產(chǎn)效率低和生產(chǎn)成本走高,比如都沒有激光雷達硬件,那么車輛外觀沖壓,就不需要有兩種模式了。
所以,海豹在價格定位上顯得極具優(yōu)勢,海豹四驅(qū)版本頂配的價格,幾乎和特斯拉的model3的基礎版價格持平,但是無論是續(xù)航,充電(考慮峰值時間和實際效果),空間,性能等各個方面幾乎都錘爆了基礎版的model3,而且錘爆還不是一點點。而智能駕駛上的短板也很明顯,但是犧牲最小的劣勢,去換取更大的優(yōu)勢,這應該是海豹成功中的最令人驚嘆的“標定國情”,市場的需求在哪里,我們就做什么產(chǎn)品,精準的吃掉市場的增量,讓前線的消費者去定義需求,畢竟產(chǎn)品是他們在用,這就是比亞迪的“量身定制”。
可以說,漢EV打開了比亞迪品牌換新的大門,而海豚則證明了比亞迪進軍EV的道路正確,現(xiàn)在海豹的來勢洶洶似乎讓我想起了兩句古語: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唯使君與操耳!”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大包子貍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758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