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025,中國汽車的創(chuàng)新依然沸騰不息。
去年年底至今,我們跟很多車企交流的過程中,聽到了他們在年末總結季,對中國汽車新十年的憧憬,以及對他們自身努力的概括和歸納。
這其中,去年 12 月 16 號在上海舉辦的國際汽車設計論壇,讓業(yè)界對 2024 烈火烹油這一年,有了不一樣的認知——除了價格戰(zhàn),對中國原創(chuàng)設計的追求和打磨,同樣可以帶來銷量。
吉利設計,在剛剛過去的 2024 年,用一系列熱銷車型證明了這一點。
2024 年,吉利銀河系列總銷量達到了 49.4 萬輛,同比 2023 年增長超過 80%;銀河星愿上市 80 天交付超過 5 萬輛;銀河 E5 全年交付 77685 輛;12 月 6 號開啟交付的銀河星艦 7 EM-i,13 天內(nèi)交付就已經(jīng)突破 1 萬,12 月銷量達 19836 輛,創(chuàng)下了混動 SUV 新車交付最快紀錄。
吉利汽車集團 CEO 淦家閱曾提到「設計是吉利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這句話背后,是吉利汽車對時代的呼應。
一臺車熱銷與否,肯定不僅由設計決定,但當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原創(chuàng)、重視設計、重視美,欠缺這些特質的車型,大概率不會被選擇。
「能夠被市場認可的設計,一定源自負責任的商業(yè)判斷」,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則相信,設計可以完美平衡用戶需求、技術創(chuàng)新和品牌價值。
銀河系列的高歌猛進,背后正是吉利設計基于中國審美、中國用戶需求,對中國汽車原創(chuàng)設計的探索。
「中國(汽車設計)有更多的勇氣和決心,陳政和他的團隊年輕而有活力」,汽車設計大師 Giorgetto Giugiaro(喬蓋托·喬治亞羅),在論壇上這樣形容他眼中的 2024 吉利設計。
他設計的第一代高爾夫、第一代帕薩特、第一代奧迪 A4,引領了五十年前的全球汽車審美,退休后的他,看到了中國汽車帶給他驚喜。
走過新十年,中國市場的競爭正從物美價廉,向原創(chuàng)技術和審美進發(fā)。中國車企能否用中國原創(chuàng)設計,滿足中國本土消費者需求?
我們今天聊聊吉利設計團隊給出的答案和思考。
新造車浪潮席卷全球之前,「皮尺部」、「像素級」,曾經(jīng)是中國汽車的陣痛。
2009 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已經(jīng)蟬聯(lián)十五年的全球最大;根據(jù)乘聯(lián)會、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預測,2024 年汽車產(chǎn)銷量或將突破 3100 萬的新紀錄。
市場方興未艾的底層思考,則是全新消費時代的到來。用戶需要的從來不是毫無設計可言、只滿足工具屬性的汽車。富有原創(chuàng)內(nèi)涵的,來源于中國文化的設計越來越關鍵。
從電腦、手機,再到茶飲、電影、游戲,中國消費者希望看到中國設計證明審美,認可審美。這是中國創(chuàng)新浪潮的開始,更是時代對中國企業(yè)的要求。
最好的時代,同時也在呼喚屬于民族文化根源的汽車審美。
「有種生逢盛世的酣暢感」,吉利設計在設計論壇上這樣形容他們在中國新造車時代做原創(chuàng)設計的感受。
他們的自豪有其立足處,2024 則是吉利設計新十年的開端。
2024 年,吉利銀河序列獲得了近乎翻倍級別的同比增長,一系列新車型均已成為各自細分市場的熱銷產(chǎn)品。
除了銀河新能源家族,吉利「中國星」燃油家族同樣在 2024 年取得了 44.8 萬輛的銷量,星越 L 和星瑞也成為了同級別燃油轎車和 SUV 銷量前茅。
「銷量是檢驗設計是否成功最客觀的標尺」,當中國消費者不再需要用外國車標證明自己的審美,市場會給予真正的原創(chuàng)品牌掌聲和鮮花。
這是時代的必然,但同時需要個體的自覺。
從吉利汽車 2024 年的成績,回溯吉利設計對中國原創(chuàng)審美的堅持,會有種水到渠成的自然。
但事實上,吉利對原創(chuàng)設計的探索,已經(jīng)穿越了中國汽車第三個十年。
從 2005 年首次在法蘭克福車展亮出「CD China Dragon」自主設計概念車;到 2013 年吉利設計的開山之作 KC 概念車;到 2015-2016 年,吉利博瑞、博越相繼上市,開創(chuàng)「水波漣漪格柵」經(jīng)典設計符號,再到 2023 年吉利銀河 E8 開啟智電時代的「漣漪美學」...
新造車浪潮之前的吉利,已經(jīng)是代表中國車企趟出原創(chuàng)設計賽道的先行者。
時間走到屬于新能源的十年,自主品牌的百舸爭流、大爭之世隨即而來。車企們首先要回應的是時代號召,而號召來源于中國消費者需要中國汽車的文化自信。
這也讓吉利汽車過去二十年對于原創(chuàng)設計的堅持,變得有價值和厚重起來。
曾經(jīng)的求索和探究,如今成為吉利設計響應新時代的積累?!溉齻€根植于」和「設計力公式」,則是陳政帶領吉利設計團隊,交出「中國設計·全球審美」新答卷的方法論。
首先要聊的,是三個根植于: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和品牌內(nèi)核,根植于用戶的需求,根植于自身的技術發(fā)展。
2023 年,銀河 E8 帶著吉利漣漪美學的全新詮釋方式「光之漣漪」登場,標志著吉利設計的新開端。
根植于吉利品牌的文化母體——西湖,銀河 E8,以及隨后發(fā)布的純電 SUV 銀河 E5,為如今逐漸趨同的純電設計,帶來了屬于中式審美的亮色。
2024 年末上市的插混明星車型銀河星艦 7 EM-i,則證明了吉利設計持續(xù)打造熱銷車型的能力。
立足更廣袤的細分市場,插混車型設計必須根植于最廣大用戶群體的核心需求——譬如「沉肩墜肘」的座椅設計、有效降低能耗的 0.288 風阻系數(shù)、提升操作效率的中控「黃金三角」,等等。
吉利設計正在將來源于中國文化、中國用戶需求的設計理念,融入不同市場定位、產(chǎn)品形態(tài)的車型中,這一過程需要更凝練的指引。
「設計力=設計品質/(成本+效率)x 美等其他要素」,陳政這樣總結吉利的設計力公式。
產(chǎn)品品質、設計品質,以及一家車企對成本和效率的平衡,他認為是產(chǎn)品力最前方的「1」,而美學相當于后面的倍增器 0,可以將 1 無限放大。
吉利汽車的技術儲備橫跨多個價位段,也橫跨燃油、插混、純電多個動力形式,同時更符合智能時代的趨勢。
時代呼喚技術,時代也在呼喚審美,用戶需要一臺以美學串聯(lián)創(chuàng)新的中國車,正如過去百年其他優(yōu)秀車企,在它們時代曾經(jīng)實現(xiàn)的創(chuàng)舉。
走到 2025,中國的所有車企,都需要根植于技術趨勢的沿革,在原創(chuàng)設計的路上走得更遠。
從概念車的創(chuàng)新設計到量產(chǎn)車的熱銷,這正是吉利設計對新時代呼喚的響應。
而來自市場的嘉獎,則讓吉利設計積攢了更厚重的設計雄心。
「用十年時間,建立中國汽車的設計話語體系」,是陳政 2024 中國汽車設計論壇演講的關鍵一句。
他認為,一個品牌,甚至一個國家的工業(yè)體系,要想具備穿越周期的生命力、影響力,唯有「扎扎實實的做好理論的沉淀概括和抽象總結」。
正如法國人造車的浪漫、意大利人造車的不羈、德國人造車的嚴肅、美國人造車的狂放...中國汽車立足世界,需要有具備民族特征的審美體系。
吉利設計團隊用思辨擔當重任。
去年的中國汽車設計論壇上,吉利設計與中國美術學院共同發(fā)布了《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研究白皮書》的第二版。
2023 年發(fā)布第一版白皮書時,吉利認為當時也許是「打造中國設計話語體系的最好時機」;一年之后,攜市場反饋的認可,吉利貢獻了更多更有價值的設計成果。
上個月的國際汽車設計論壇,一個展位吸引了全場目光:「中國 R 角」。
R 角一般指的是車身部件棱線的圓角,恰到好處的 R 角設計,甚至可以定義一代汽車造型的審美標準——譬如 1961 年寶馬 1500 上,首次在 C 柱后方使用的「霍夫邁斯特拐角」。
六十年后,吉利設計團隊試圖從中國傳統(tǒng)器物設計、古今設計經(jīng)典著作中,總結出更適合中國汽車審美表達的 R 角理論,也是「汲取中國造物美學的核心元素」。
由點成線,由線及面,他們希望核心元素代表著的中國美學,成為風靡世界的設計風格,「既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也能引領全球思潮」。
以中國設計連接全球汽車的審美,這是屬于吉利設計,也屬于嶄新時代的中國雄心。
而這樣的雄心、這樣的設計體系,吉利設計同時希望與業(yè)界、學界共同分享、討論,甚至是共同創(chuàng)造。
一臺全球用戶都喜歡的車,應該具備什么特質?一臺為全球審美設計的中國車,應該傳承怎樣的文化基因?
產(chǎn)業(yè)界在思考,學術界也在思考。
進而,才有了吉利設計與湖南大學聯(lián)合完成的《智能時代下全球“舒服車”的體驗設計研究》;與四川美術學院聯(lián)合完成的《全球化時代下,以中國文化“潤”為主題的設計形態(tài)研究》。
產(chǎn)品議題,往往也是學問議題,它關聯(lián)著業(yè)界和學界的共同基礎。
吉利相信,基礎一定需要產(chǎn)學研聯(lián)動,或者說「產(chǎn)教合作」共同夯實。而涉及基礎的,則一定需要笨功夫、狠功夫。
設計沉淀和技術領先,均非一日之功,它們注定會帶來長期投入和成本,但也一定會給相信時間力量的人回報。
以過去一年的吉利設計為例,我們看到了對長遠布局、夯實中國汽車設計根基的追求。
2024 年 3 月 15 日,吉利設計與吉利學院共建的「汽車創(chuàng)新設計產(chǎn)業(yè)學院」正式揭牌;7 月 13 日,吉利設計聯(lián)合 12 所設計院校舉辦的「全球汽車創(chuàng)新設計營」收官。
從培養(yǎng)人才到理論研究,吉利設計在產(chǎn)品落地之外,同樣重視種樹、扎根、育苗、澆灌。
「百年后回望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段設計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這既是吉利設計對產(chǎn)業(yè)發(fā)展重任的承擔,也是他們對所在行業(yè)純粹的希冀。
進入新階段的中國汽車市場,正在呈現(xiàn)出新的時代紅利,這份屬于自信、驕傲和文化的紅利,平等地擺在每一家中國車企面前。
然而享受時代的前提,是回應呼喚和期待,而這需要打磨和歷練。
堅持原創(chuàng)設計的吉利汽車,2024 交出進步的答卷,但吉利設計團隊并未因此低估建立中國設計話語體系的困難。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吉利設計認為困難并不只是阻礙,在百舸爭流的大勢下,困難才彌足珍貴。
正是有了如吉利這般重視設計的中國品牌,我們也相信中國的汽車業(yè)界,會在中國汽車設計的征途上百川合流。而終有一天,中國汽車設計會發(fā)出響徹世界的「弘潮共鳴」。
吉利設計能否積硅步而至千里?中國汽車的原創(chuàng)設計,可以成為全球汽車發(fā)展史上新的篇章嗎?
2025 年,我們會看到更多光芒。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25948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