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一篇嵐圖夢想家的車主故事。他提車已經(jīng)半年,行駛里程快8000公里。本文分享了他的用車駛體驗,總的來說,他對能耗和駕駛感都比較滿意,但是覺得舒適度不夠,建議有條件上空懸配置,舒適性會高很多。
自從打算換MPV后,經(jīng)過眾多車型篩選研究后,最終鎖定魏牌高山和嵐圖夢想家。我的需求是插電混動、白車身安全性、四驅(qū)、動力充沛、智能座艙、冰箱彩電大沙發(fā)(不能免俗),目前整個市場上也就這兩款了吧。
最后我入手了嵐圖夢想家2025款尊貴鯤鵬版,下面和車友們分享一下我的用車體會,不知不覺提車已半年,行駛里程快8000公里了(2300公里油里程),簡單小結(jié)一下。
分享前先簡單說一下我本人的情況,也許我與大多數(shù)車友情況不同,使用感受和關注的點也會有所區(qū)別。我是從事影視行業(yè)的,職務是編劇和導演,我一年當中大概半年時間比較忙,半年時間又比較閑,我既不朝九晚五的打卡上班,也不出入各種會所搞應酬和接待。
選MPV,純屬就是男人的最終歸宿(家里6口人),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保時捷911GT4以及小米SU7 Ultra這類型的車。
能耗方面:比較滿意。2.7噸的車,按我自己的駕駛習慣,電耗百公里17kw左右,高速油耗百公里7L左右。我看騰勢論壇,高山論壇里也都差不多這個能耗,不過它們用92號油。
最近一次長途,全程國道,一百多公里,全程純電。
充滿電WLTC顯示純電236km,與官方標稱的一樣
中途的行駛里程+剩余里程約等于236km
到了目的地,行駛里程+剩余里程還大于236km
駕駛方面:
底盤低,車內(nèi)座椅高度低(相對騰勢D9這類傳統(tǒng)高度的MPV)。
靜態(tài)感受就不說了,就說動態(tài)感受。
身體感受很穩(wěn),晃動幅度不大,這個是有好處的。
有次我滿載7人上高速,在下高速的輔道上,地圖顯示下坡彎度不大。結(jié)果當我駛?cè)霃澬臅r,發(fā)現(xiàn)不對勁了。過了彎心,突然大幅度轉(zhuǎn)彎,車速還沒降下來,趕緊適當帶剎車,大幅度打方向盤,車胎與地面摩擦聲都響了,車體傾斜很厲害。
我也是幾十萬公里的老司機,當時心想完蛋了,要翻車!全車人驚叫,我也嚇到了。
還好驚險過后,車沿著輔道外邊緣拐過來了,車頭指正后,車身穩(wěn)住,連多余的晃動都沒有。
這就是底盤低,座位高度低,前輪雙叉臂懸架帶來的好處,極限余量大。
動力沒得說,非常充沛。開以前的車在國道上,只敢連續(xù)超兩車的路況下,這車可以連超三四輛,還有余地,上大坡也能迅速超車。開了這車后,動力弱的車都不想開了。
舒適度方面:這一點,我覺得與同價位的轎車沒法比。電車懸掛都硬,胎壓也高(我的四輪胎壓都是2.9)。平直道路,路面柏油顆粒小的時候,倒是很舒服,噪音震動幾乎沒有。
但是,一旦路面粗糙的話,那噪音感覺就和幾萬塊錢的轎車差不多。
壓過坑洼時,整個車廂都是“砰砰砰”的共振聲,特別是尾箱部位,動靜很大。我的車沒有空氣懸掛,有空氣懸掛的,應該好很多。
其他方面:
1.中控屏幕黑屏過一次,強制下電幾分鐘后,重啟恢復正常。
2.挪車位,原地打方向盤時,前輪部位“咔咔咔”地響。我也不知道是哪個部件響,將車慢慢動起來,打方向,就沒有這個響聲。
3.第三排座椅放倒后以及恢復時,兩個座椅靠背角度不一致。在4S店搞了兩天,與試駕車調(diào)換座椅還是一樣問題,最后廠家回復,更換第三排座椅控制模塊后,問題解決。
總的來說,我對于這車還是滿意的,如果有條件上空懸配置,舒適性會高很多。
(本文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lián)盟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26986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