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最近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最適宜不過了,一方面,國家部委陸續(xù)向前途汽車和奇瑞新能源發(fā)放資質,各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的不斷出臺,都在為新能源汽車市場點燃激情;另一方面,樂視汽車因為拖欠供應商事件,導致在股市一夜蒸發(fā)66億元,遭遇困境,無獨有偶,在和諧富騰項目落戶上饒的簽字儀式上,富士康赫然缺席,不久便爆出了富士康不再投資和諧富騰,其處境頓時陷入尷尬,這真是“樂視汽車無樂事,和諧富騰不和諧”!
缺了“富”的和諧富騰還能不能騰飛,就只能靠時間去驗證了。
這兩家在同一時間段遭遇困境的難兄難弟,因為都背負著互聯網造車的標簽,他們的坎坷,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思慮,互聯網造車有沒有可行性?互聯網造車企業(yè)能不能生存下去?這些表層的疑慮自不必說,更深層次的則是人們對汽車制造的又一次審視,對堅守傳統(tǒng)造車理念必要性的再一次討論。
什么是互聯網造車?業(yè)界至今沒有明確定義。簡而言之,就是有互聯網背景的人和公司參與的,在某個環(huán)節(jié)和模塊結合互聯網思維的都可以稱之為互聯網造車。從這個以偏概全的定義,結合目前行業(yè)中互聯網造車企業(yè)的表現,我們可以總結出互聯網造車,要想走上成功的坦途,必須厘清以下幾個認知上的誤區(qū):
互聯網造車是“車+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車”。
互聯網造車,最終造的是一個車,一部整車。且不論整個造車環(huán)節(jié)的技術、材料、工藝等具體問題,單就造一輛整車有多么不容易,從我們自主品牌這么多年追趕合資的艱辛旅程就可以體會得到;任何一家想進軍汽車項目的組織和個人,在項目開啟前都應該明確這樣一個認知:汽車行業(yè)是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密集且產業(yè)鏈超長的行業(yè),只有在確保技術、資金、人才、上下游供應體系上有完全把握的前提下,才能開啟。但大部分互聯網造車企業(yè),恰恰是在思想上不夠重視制造環(huán)節(jié),在實際執(zhí)行中缺乏整車制造能力。
互聯網造車,不必全須全眼,不能承受的可以外包。
互聯網造車實質上來講,只是運用互聯網打造一個智能化背景下的系統(tǒng),給汽車賦能,讓汽車更加充滿“智慧”。互聯網造車企業(yè)們最擅長的是智能系統(tǒng),是武裝汽車本身的軟件部分,至于其他的硬件部分,如果自身是沒有太多實力去承接,完全可以采取硬件外包的形式,讓“上帝的歸上帝,撒旦的歸撒旦”,這樣既可以確保優(yōu)勢,又能使自己輕裝上陣,例如蔚來汽車與江淮的聯姻便是很好的例證!
互聯網思維不是萬能的。
互聯網造車不能只迷信互聯網思維,而不顧及汽車行業(yè)的運營規(guī)則。汽車行業(yè)已有百年成長過程,已經基本形成自己獨有的行業(yè)運營法則,這是一個全生態(tài)鏈成型的行業(yè),不管是從技術研發(fā)體系、供應鏈系統(tǒng)、營銷模式還是生產制造管理,都有其基準的規(guī)矩和套路。互聯網與汽車的結合,可以使得汽車行業(yè)如虎添翼,但不能代替汽車行業(yè)本身。一個新興的IT行業(yè)和傳統(tǒng)的大型制造業(yè)畢竟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可以有融合,但是不能替代,也無法替代。
互聯網與汽車的結合,是大勢所趨,但是在短時間,想依靠互聯網完全顛覆汽車行業(yè)這個大巨頭,至少暫時沒有這個可能?;ヂ摼W造車企業(yè)在確保正確認知的前提下,還是要把目光從PPT上放下來,重新審視一下自身,畢竟造車是要低頭苦干的。最完美的方式或許是像云度汽車倡導的那樣,由工程師的工匠精神和互聯網思維的融合,方能打造出具備高度智能互聯的新能源汽車,打造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輪常轉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4678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煟^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