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h在线 ,大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少妇毛片

  1. 首頁
  2. 大牛說
  3. 聽李書福講話,滿滿的都是危機感,恐怕這才是吉利崛起的真正原因

聽李書福講話,滿滿的都是危機感,恐怕這才是吉利崛起的真正原因

吉利崛起了嗎?其實并沒有。不僅沒有,事實上還差得遠。但如果問你,中國最有希望崛起的汽車企業(yè)有哪些,恐怕少不了吉利。這是為什么?

image.png

吉利汽車董事長 李書福

李書福又放大話了

5月29日,浙江寧波龍灣論壇,李書福又放了一些“大話”,不過這次不是攻擊同行,而是希望能合作共贏。

這和上汽集團提出的“創(chuàng)行者”概念有相似性。令人震撼的是,這些話出自一個民營企業(yè)家之口,振聾發(fā)聵。

李書福式大話一:“和國外同行比起來,中國汽車產業(yè)存在的問題是必須面對的,不能回避的。大眾、雷諾日產、豐田年產銷在千萬級,我們只有100多萬,還是太小了。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吉利愿開放協(xié)作,討論一切合作可能性。這是中國汽車工業(yè)的機遇,也是無窮的挑戰(zhàn)?!?/p>

“大話”二:“中國確實生產了不少車子,但和國外的同行比起來,中國的汽車工業(yè)面臨的汽車和挑戰(zhàn)是實實在在的,我們必須要去面對,而不能回避。5年以后中國的汽車產業(yè)將完全放開,沒有任何門檻,外國的汽車公司完全可以在中國換一種方法來發(fā)展。 

如何用好這短短的五年時間,這既是中國汽車公司的機遇,也是一個無窮的挑戰(zhàn)。外國的汽車公司也在做規(guī)劃,如何與中國的政策相協(xié)調,如何更好的迎接五年以后的機遇,抓住中國這個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機遇。”

“大話”三:“如果不是真實的投入到這一場競爭當中來,光是炒作的話,是炒不出競爭力,炒不出高水平,高質量的發(fā)展?!?/p>

“大話”四:“只有合作,包容發(fā)展,汽車才能可持續(xù)發(fā)展;任何單打獨斗,關起門來發(fā)展,是很難成功的。吉利愿意探討跟全球產業(yè)鏈討論合作的可能性,共同推動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新能源、電動汽車專用架構模塊也很愿意共享?!?/p>

當汽車圈的國企、央企還在為自家汽車品牌的生存而戰(zhàn)的時候,私營企業(yè)主李書福卻考慮起了中國汽車的未來。這樣的胸襟,的確不凡。

中國汽車產業(yè)的“崛起”

李書福說,“中國確實生產了不少車子”,是多少?2017年是2,900多萬輛,連續(xù)約10年世界第一了,但是有什么用?

作為觀察者,你能不能聽得出李書福說的這句話背后,滿滿的凄涼?

“中國確實生產了不少車子”,——注意,是“確實”,其后半句的意思,不用我補充你也知道了,“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

李書福,這個“眾人皆睡我獨醒”的瘋子,還在試圖喚醒和他同行的人。

視評君認為,李書福絕對沒有普度眾生的意思,他是發(fā)自內心的覺得,干了這么多年汽車,集一國之力搞的汽車,只有這種水平,實在凄涼。

就像中興通訊一樣,只要美國宣布說,不再提供核心元器件給你,中興通訊立馬癱瘓。

汽車領域呢,核心的元器件,主要是發(fā)動機和變速箱,同樣掌握在老外手里。

自主汽車,連自己的老百姓都嫌棄,為何,無非是技術不如人。再加上品牌、外觀、內飾設計不如意,如果不是價格便宜,就沒有人會買了。

假設老外不給中國汽車公司提供核心元器件,能不能殺死中國公司呢?

如果僅僅是發(fā)動機,顯然不能。中國已經具備一定了發(fā)動機開發(fā)生產制造的能力,只是能力還比較弱,多數(shù)情況下只能給本土品牌供貨。

但如果加上采孚埃、愛信、格特拉克等變速器公司,博世、大陸集團等核心零部件公司的話,只要他們稍微動一下手指頭,中國的汽車公司就會喘不過起來。——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不過,也不用過于擔心。跟通訊領域不同,汽車領域能找到的替代供應商會多得多,基本不會發(fā)生中興通訊這樣的事件。

但中國汽車產業(yè)競爭實力極其落后,甚至在很長的時期內,遠不如韓國公司,這是事實。

即便是現(xiàn)在,依然有很多國人寧愿買一輛現(xiàn)代、起亞的車型,也懶得去搭理國產車。

正如李書福所說的:“我們的43%(市場份額)都是中低端,是不賺錢的;人家的56%是中高端,是賺錢的,賺很多錢。是引領性的,原創(chuàng)性的。我們很多不是原創(chuàng)的,很多是不可持續(xù)性?!?/p>

拿目前財富世界500強排名最高的上汽集團來說,其世界排名是41位,但如果拿掉他家旗下的合資公司的品牌——大眾品牌、通用旗下幾個品牌,還剩多少是自己的?

2017年的數(shù)據(jù),上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銷量僅為52萬輛,遠不如吉利,吉利是100多萬輛,但這依然不及國際上大的汽車集團的零頭。

奇葩的是,上汽集團全年銷量卻達到了690萬輛,中國排名第一。中國第一,但自家的品牌卻只占到極其微博的份額,過去數(shù)十年來,——注意是數(shù)十年,不是一兩年,——這種只褥羊毛不求自強自立的發(fā)展模式,以“合資合營”為代表,非常的普遍。

從某種角度講,這種合資合營公司不過是海外汽車品牌的渠道商而已。針對這一現(xiàn)象,李書福曾經痛批:“汽車合資就像是吸食鴉片”。

不僅如此,上汽集團旗下的榮威、名爵品牌,創(chuàng)立十多年了,到現(xiàn)在都不盈利,靠合資養(yǎng)著。進程非常的緩慢。

道理很簡單,以前都忙著去搗鼓合資品牌,賺消費者的錢去了。躺著就能掙錢,誰還辛辛苦苦吃力不討好去大力發(fā)展自主?

但如今,局勢不同了?,F(xiàn)在中國決定再次下降汽車進口關稅,放開合作方式,歡迎外商獨資建廠。國內那些稍微有點市場頭腦的公司意識到了危險,開始行動起來?!陨掀瘓F為代表的企業(yè),這些年開始大力扶持自主品牌。要不是這些年略有警覺,恐怕還要更慘。

吉利汽車再次來到“十字路口”

最近幾年中國汽車產業(yè)界發(fā)生的幾件大事,讓視評君聞到了一絲濃濃的火藥味。

前不久,上汽集團舉辦了第二屆“創(chuàng)行者”大會,再一次強調“開放·融合·共行”;比亞迪北京車展前夕宣布向開發(fā)者開放其智能網聯(lián)系統(tǒng),包括開放341個傳感器和66項汽車控制權;更早之前,一汽和東風宣布共建前瞻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

拿比亞迪來說說。此前在動力電池領域無比自傲的比亞迪,2017年起宣布向業(yè)內開放其動力電池業(yè)務。為什么?如果不開放,比亞迪動力電池業(yè)務一定會逐漸萎縮。

小小的一個汽車動力電池尚且如此,更何況如今需要更廣領域的開放合作,才能玩得起來的智能網聯(lián)。

上汽集團宣稱自己在混合動力、純電動、氫動力三條線同步發(fā)展,但大家都知道氫動力玩得好的是豐田。

李書福稱:“我十幾年來研究甲醇汽車,投入很多錢,真的是上躥下跳。燃料電池也在研究”。但吉利的甲醇汽車,只能是一個種局部的解決方案。而吉利的燃料電池研究,究竟何種水準,沒有人知道。

比亞迪一度聲稱自己是純電動領域的專家,但很快,其主打的“鐵電池技術”,因為能量密度低被市場無情拋棄。比亞迪不得不轉到三元鋰電池領域來,而這一領域的領先者同樣是外企,包括LG化學,松下等等。

在新的一輪競爭面前,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巨子們”,依然所剩無幾。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突然又“涌出了”300多家造車新勢力,一起進軍電動汽車。這樣的亂象,讓李書福徹底感覺到,一個瞎扯淡的時代來了。

于是有了北京車展期間,李書福的那句名言:“互聯(lián)網公司造車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拿新勢力蔚來汽車舉例,車子還沒開始賣,甚至工廠生產線的檢驗、測試都還沒好好做完,居然就傳出了其將在美國融資上市的消息。

這種忽悠資本瞎折騰的事,實在是資源的極大浪費。好在蔚來是在美股上市,如果上市成功,割的是美國的韭菜。

但是蔚來汽車之外,全國各省市、數(shù)百家品牌一起來投汽車領域,重復建設、重復投資令人嘆為觀止。光一個寶能集團,短短半年內就宣稱規(guī)劃投資1,800億人民幣做新能源汽車。

這種是個土豪就能干汽車的現(xiàn)狀,估計讓李書福實在是有些看不懂。

一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走到今天的吉利汽車,如果不是李書福無處不在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憂患意識,吉利汽車何德何能能有今天的地位。

但就是這樣一個企業(yè),恐怕也有被“門口的野蠻人”依靠資本、依靠所謂的“模式創(chuàng)新”砸個粉碎的危險。

而反觀海外車企,無論是在傳統(tǒng)的發(fā)動機、變速箱領域,或者在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領域,一步一步走得竟是如此的扎實。這也難怪李書福近年來要如此振聾發(fā)聵反復呼吁了。

但,亂象已經鑄就,殘局已經搭建完成,最后解局的,恐怕還得靠中國的韭菜。

中國汽車產業(yè),再一次來到了十字路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視評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69392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75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lián)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