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款微型電動車代表車型,左起依次是:雷丁i5、雷諾e諾、寶駿E100
“幾乎所有廠家都在賠錢賣車。”
某知名微型電動車車企產(chǎn)品負責人楊先生,這樣描述微型電動車廠家的生存現(xiàn)狀。在他看來,不論是賣4萬的寶駿E100,6萬的小螞蟻和雷諾e諾,7萬的歐拉R1,還是低速車升級的微型電動乘用車,補貼后價格很可能都低于成本價。
尤其是東風雷諾,也打出可能虧本的低價牌,新上市的e諾6.18萬元的售價使其成為最便宜的合資品牌電動車。這一定價,雖然給其他微型電動車玩家不小壓力,但也讓自家兄弟東風風神EX1和東風啟辰e30處于被動境地。
問題是,這些車企為什么要賠錢賣微型電動車?
對于五菱、長城這樣的燃油車大戶,造電動汽車的外部動力主要來自雙積分要求。寧愿賠錢,也要保住微型電動車業(yè)務,更多卻基于不少車企的共識:微型電動車將是最早實現(xiàn)市場化的電動汽車,最廣泛、真實的用戶需求也集中在這一領域。
不過,在微型電動車市場化之日到來之前,不少車企倚賴的補貼先退場了——無補貼情況下,他們造的微型電動汽車面臨成本和售價倒掛的局面。這會不會是產(chǎn)品設計的原因?我們嘗試探究微型電動汽車的成本,以解析當前車企賣微型電動汽車的邏輯。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給微型電動汽車的真正市場化,提供一些啟示。
1
雷諾攪局微型電動車市場
它來了它來了,帶著合資品牌光環(huán)和低價來了。
9月5日,東風雷諾首款純電動車型雷諾e諾在2019年成都車展上市,該車定位“歐式都市純電動SUV<SUV”。26.8kWh的電量、271km的綜合續(xù)航、33KW的電機,以及車身尺寸(長寬高3735 × 1579 × 1484mm,軸距為2423mm)表明,這是一款微型純電動。
雷諾e諾和主要配置參數(shù)
作為雷諾-日產(chǎn)-三菱聯(lián)盟前董事長戈恩掌門時代的產(chǎn)物,雷諾e諾早在2018年的巴黎車展上就亮相了。當時,該車以概念車Renault K-ZE(e諾是中文名)的身份出現(xiàn)在展臺,根據(jù)計劃,中國上市之后,Renault K-ZE還可能銷往印度和巴西市場。
因此,雷諾e諾的配置在意料之中,但其終端價格卻讓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有些意外。
車展當天,雷諾宣布,e諾有5個版本的車型,價格區(qū)間為6.18萬元-7.18萬元,但雷諾官網(wǎng)并沒有天貓精靈定制版和什馬定制版車型的信息。
一家東風雷諾電動汽車的零部件供應商告訴《電動汽車觀察家》,e諾6.18萬元的起價低于他的預期。據(jù)他估算,這款車光材料成本至少需要5萬元,再加上銷售成本、運輸成本等,6萬元出頭的售價是虧本的。
作為雷諾競爭對手的楊先生也認為,e諾的定價低于預期。他分析,即便對于雷諾這樣成本控制能力極強的傳統(tǒng)車企,e諾的材料造價也得在6萬元以上,再加上雷諾的合資品牌身份,這款車起價7萬元以上更加合理。
他分析,e諾起價定為6.18萬元,反映出雷諾進入中國市場的急切。雖然低價牌可能吸引不少用戶,但這個價位一定會沖擊東風風神EX1和啟辰e30這兩款兄弟車型——這兩款車的動力系統(tǒng)和基本配置與e諾完全重合,但預售價區(qū)間均為7萬元-8萬元。
左起依次是:啟辰e30、雷諾e諾、風神EX1
“有雷諾合資品牌背書的e諾起價才6萬,自主品牌的EX1和e30起價卻超過7萬,怎么能賣得動?集團自家的產(chǎn)品就打架了,我認為東風集團內(nèi)部的定價策略出了些問題。”楊先生說。
2
大家一起賠錢賣
賠錢賣微型純電動的,遠不止雷諾一家。
《電動汽車觀察家》整理了目前幾款主流的微型純電動乘用車(見下圖),以及最新發(fā)布的雷諾e諾、風神EX1和雷丁i系列等車型。除了雷丁i3,其余車型的電池容量均在24-35kWh之間,綜合續(xù)航里程均在250-351km之間。
部分微型電動車主要配置參數(shù)及售價
資料來源:車企官網(wǎng)
楊先生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行業(yè)普遍的成本控制水平,電池最少占電動汽車材料成本的40%。電池單價按1000元/kWh計算,一款搭載30kWh容量電池的電動汽車,材料成本約為7.5萬元。
如果是全新平臺開發(fā)的電動車型,還有金額巨大的研發(fā)分攤費用。這樣算來,這些微型純電動,尤其是低配版本都是在賠本銷售。
賠錢賣車,車企自然不單為賺吆喝。對于五菱、長城這樣的燃油車大戶,寧愿賠本也要造電動車,多少有些不得已而為之的意思;對于沒有燃油車支撐的企業(yè),只有保住微型電動車市場,才能獲得生存希望。
不賣車不行,賣車就虧本。因此,這些車企能企求的就是:少賠錢。
3
少賠錢法寶之一:
抓住補貼的尾巴
選電池,既要顧及成本,更要考慮補貼。
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正式實施。相對以往動輒十幾萬元的補貼力度,新政下的補貼金額多也不超過3萬元。這些錢對于售價較高的車型是杯水車薪,但對定價偏低的微型電動車,1萬元甚至幾千元的補貼,仍能極大幫助車企降低成本。
依照最新《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chǎn)品技術要求》,純電動乘用車要獲得補貼,綜合續(xù)航里程不能低于250km, 電池系統(tǒng)的質(zhì)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此外,“性價比最高”的電量、能耗系數(shù)組合,也能使補貼金額最大化。
上表所示微型純電動車型中,除了雷丁i3,其余車型的綜合續(xù)航里程均不少于250公里——各家車企都在精心計算,以求在成本降低和補貼提升之間取得最佳平衡點。
新能源乘用車補貼金額計算標準及方式
資料來源:《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chǎn)品技術要求》
以雷諾e諾為例,該車搭載26.8kWh的電池,按帶電量每度電550元計算(按政策,里程補貼和帶電量*度電補貼對比,取小值),里程補貼額度約為1.47萬元;142Wh/kg的能量密度對應補貼系數(shù)0.9;921kg的整備質(zhì)量使其能耗系數(shù)達到0.8,最終單車可獲得實際補貼約1.06萬元。
雷諾e諾和寶駿E100單車補貼金額
雷諾e諾的某零部件供應商表示,雷諾之所以選擇容量為26.8kWh、能量密度為142Wh/kg的電池,一是為盡可能控制成本,二則是要抓住最后一波補貼政策。
類似的,寶駿E100的電池容量和車身尺寸都比雷諾e諾小,但能量密度和能耗系數(shù)都和后者一致,最終也能拿到0.95萬元的單車補貼。
3
少賠錢法寶之二:
燃油車分攤成本
要降本,靠電池沒戲,靠燃油車通用件是可以的。
楊先生告訴《電動汽車觀察家》,相較專造電動汽車的企業(yè),傳統(tǒng)燃油車企進入微型電動車領域,成本優(yōu)勢非常明顯。一則,傳統(tǒng)車企可以用燃油車利潤補貼虧損的電動車業(yè)務,二則,大量使用通用零部件,極大降低了這些企業(yè)制造電動車的成本。
仍以雷諾e諾為例。
雷諾e諾是基于雷諾-日產(chǎn)CMF-A平臺開發(fā)的。在該平臺之上,還誕生了雷諾 Kwid和日產(chǎn)Datsun redi GO兩款燃油車,而這兩款車都算是印度車市的熱銷車型。2019年1-8月,兩款車在印度共賣出3萬多輛。
左圖為印度市場銷售的Datsun redi GO,右圖為雷諾Kwid
尤其是Datsun redi GO,最低配版本售價僅28萬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2.8萬元),可見其成本控制水平。
上述雷諾供應商透露,e諾就是由Datsun redi GO改造而來的,除了電池、電機等核心零件,兩款車的其他零部件都可以共享。借此,雷諾才能在電池成本沒有顯著降低的前提下,打出6萬元的低價牌。
寶駿的情況和雷諾類似。楊先生分析,寶駿進入微型電動車領域,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管控。
2019年7月,寶駿E100曾推出3.98元促銷活動,稱8月起售價恢復4.98萬元,但到目前為止,該車的官網(wǎng)最低價仍為3.98萬元
他認為,作為中國的微型車產(chǎn)銷大戶,寶駿擁有幾百萬輛微型傳統(tǒng)車支撐,其電動汽車的制造成本、人工成本、零配件成本和固定資產(chǎn)成本都可以和燃油車分攤。正是因為如此,寶駿才敢推出促銷價不到4萬元的微型電動車。
對于低速車升級的微型電動汽車,楊先生分析,低速電動車領域的保有量很大,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開發(fā)成本、固定資產(chǎn)成本、銷售成本等早已分攤收回。如果沿用低速車的通用零部件,其高速車成本控制和價格優(yōu)勢仍能延續(xù)。
調(diào)整零部件供應商、提升質(zhì)量要求,既是升級高速車的法規(guī)要求,也是低速車企提升的必然選擇。短期內(nèi),低速車企要想在高速微型電動車領域?qū)崿F(xiàn)成本控制,并不容易。
4
少賠錢法寶之三:
限量賣車
既然賣一輛賠一輛,不如限量賣,賺夠積分就叫停。
歐拉R1是長城旗下電動汽車的銷售主力。2019年1-7月,R1共賣出約1.98萬輛,僅次于奇瑞eQ和寶駿E100,占長城同期新能源乘用車總量的68%。
不過,在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歐拉R1其實還可以賣得更多。
2019年4月,工信部發(fā)布的《2018年度境內(nèi)乘用車生產(chǎn)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顯示,2018年,長城生產(chǎn)約85萬輛乘用車,其中包括賣出的5245輛電動汽車。
2018年長城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
資料來源:《2018年度境內(nèi)乘用車生產(chǎn)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
假設長城電動汽車產(chǎn)銷量相當,且2019年燃油車產(chǎn)量延續(xù)2018年的水平,2019年,長城還需要8.45萬新能源汽車積分才能達到新能源積分最低門檻值。每輛歐拉R1算5分(單車積分按照現(xiàn)行公式的351公里標準計算),2019年,長城生產(chǎn)1.69萬輛電動車即可達標。
但2019年1-7月,長城旗下電動汽車總銷量已經(jīng)達到2.9萬輛,超出全年達標額。
資料來源:泰博英思
據(jù)他分析,低配版R1補貼后售價只有7萬元左右,也是賠本賣的車型。對于長城而言,只要把雙積分所需數(shù)量的電動汽車賣出去,就算完成任務。因此,長城很有可能在限制產(chǎn)銷量,以及時止損。
“如果長城不控制銷量,滿負荷銷售,我估計歐拉每個月都賣四五千輛沒問題。”這位業(yè)內(nèi)人士說。
類似的,粗略估算,雷諾e諾的材料成本或許要達到6.7萬元,6.18萬元的起售價難以覆蓋車輛成本。據(jù)知情人士透露,正是迫于成本壓力,雷諾低配版本的車型可能不會對私人市場銷售,或少量銷售,而主要在減配之后,用于分時租賃等領域。
不論通過哪種途徑減少損失,賠錢賣車終究是不可持續(xù)的。
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歸零,車企將無法再借助補貼之力彌補電動汽車銷售虧損。以燃油車利潤支撐電動車產(chǎn)銷,也不是長久之計。更不用說專門生產(chǎn)電動汽車的企業(yè),面臨著競爭對手的低價攻勢和自身升級的雙重壓力。
這些咬牙堅持賠本賣車的企業(yè),或許都在等待一個時刻——一個微型電動汽車能與燃油車爭鋒的時刻。到那時,電動汽車的技術水平、使用場景、設施和用戶認知都會有極大提升,從兩輪電動車和低速電動車升級而來的用戶,將是微型電動車市場化的最大推動力。
另外,目前的微型電動汽車車型仍然動機不純,還想補貼、市場兩頭沾。如果徹底放棄補貼,從市場需求出發(fā)設計車型,也許成本還能降低,售價更有競爭力,甚至在微型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低的情況下,總的擁有成本能PK燃油微型車——此時就是電動汽車真正市場化的轉(zhuǎn)折點。
楊先生堅信,挺過缺錢少糧的三五年時間,微型電動車企業(yè)就一定能等到這一天。(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9950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