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發(fā)布小客車搖號新政
12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發(fā)布《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實施細則,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根據新政,北京將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在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有序退出,即每人名下只能保留一個指標。新政調整了家庭新能源指標占比,設置了三年過渡期。2021年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數量的60%優(yōu)先向“無車家庭”配置。
來源:第一電動網
2、德國大陸集團稱因芯片短缺導致的汽車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xù)到2021年
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近日表示,盡管芯片生產商已通過擴大產能來應對近期突增的需求,但市場所需的額外供應量將需要6-9個月才能實現,因此潛在的供應瓶頸可能會持續(xù)到2021年。近期德國大眾集團在國內的合資廠因車載芯片供應不足,新車生產已受到影響。
來源:界面
3、沃爾沃2030年起只售電動車
近日,沃爾沃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哈坎·薩繆爾遜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沃爾沃將從2030年開始將只交付電動車。該公司計劃推出的最后一款燃油車將會是下一代沃爾沃XC90。此前,沃爾沃已經公布了在未來十年三個階段的電動轉型戰(zhàn)略:在第一階段的2020年,預計在全球范圍內電動車銷量將占總銷量的 20%;2025 年,純電動車的銷量將占總銷量的一半以上;而到了 2030 年,沃爾沃將只銷售電動車,成為一個純粹的電動車品牌。
來源:中國網
4、比亞迪:芯片短缺在行業(yè)確有存在,但公司可充分自給
對于芯片短缺導致部分車企停擺的傳言,比亞迪方面表示,公司在新能源電池、芯片等方面有一整套產業(yè)鏈,不僅可以充分自給,還有余量外供。公司還表示,目前一些公開報道里提到的半導體相關產品在汽車行業(yè)短缺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比亞迪半導體現在也在積極推進市場化,此前已完成A輪和A+輪戰(zhàn)投。
來源:界面
5、FF攜手供應商Mivolt發(fā)布全浸沒式電池冷卻技術
近日,Faraday Future (FF)宣布與供應商Mivolt在全浸沒式電池冷卻系統上的合作,Mivolt將為FF提供先進的電介質冷卻材料,以支持FF的全浸沒式電池液冷系統專利技術,該系統包括一體式的、帶有安全架構的電池組設計。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6、恒大汽車:恒馳1啟動路跑測試,恒馳系列明年下半年陸續(xù)量產
12月7日消息,據香港經濟日報介紹,恒大汽車表示,近日恒馳1在恒大汽車生產基地作路跑測試,這意味其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距離量產更進一步。恒大按照工業(yè)4.0標準在全球建設十大智慧制造基地,2025年前規(guī)劃總產量為每年100萬輛,2035年前規(guī)劃總產能為每年500萬輛。恒馳系列車型將于明年下半年陸續(xù)量產。
來源:新浪財經
7、滴滴定制網約車D1落地長沙,12月中旬正式運營
12月4日,滴滴首款定制網約車D1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qū)進行路測體驗,展示了該款定制網約車的彩虹接駕燈、移動電滑門、遙控座椅加熱等功能。該款定制網約車即將于12月中旬登陸長沙,計劃投放數千臺。
來源:紅網時刻
8、自動駕駛小型無人車公司「優(yōu)時小車」獲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優(yōu)時小車」正式宣布獲得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Global Brain(GB)、索道資本、以及老股東英諾天使、馳星創(chuàng)投、PNP中國、平陽復輝等?!竷?yōu)時小車」曾于2019年獲得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在2018獲得數百萬人民幣的種子輪融資。「優(yōu)時小車」成立于2018年3月,自主研發(fā)以計算機視覺為主的低速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服務“最后一公里” 新物流和新零售場景。
來源:36氪
9、大眾CEO赫伯特·迪斯:自動駕駛汽車有望在2025-2030年間上市
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預計,自動駕駛汽車有望在2025年至2030年之間上市。大眾上月表示將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支出從一年前的600億歐元(約合707億美元)提升至730億歐元(約合860億美元)左右,這筆投資包括大眾旗下新成立的車載軟件開發(fā)部門 Car.Software的開支。
來源:新浪汽車
10、大眾ID.6車型偽裝諜照曝光 像加長版ID.4
海外媒體拍攝到的諜照顯示,ID.6原型車似乎正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做測試。車輛上只做了小面積偽裝,因此車身的大部分都清晰可見。不過,大眾汽車嘗試將原型車的前臉偽裝成標致5008。但在這種偽裝背后,還是能夠看清楚未來量產車的燈光布局。
在參數方面,相信ID.6將與ID.4非常相似。盡管軸距得到了加長,但理論上可以容納更大的電池組,因此續(xù)航能力不會有顯著的減少。基本版車型將僅提供后輪驅動,而更昂貴的版本則將具有雙電機,以實現全輪驅動。新車預計將在2021年的某個時候實現首發(fā)。
來源:界面新聞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3368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