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像個牲口一樣地活下去!”
3月第一天,在文章《2月中國車市,從慘烈到窒息》的開篇,直接拋出了這樣一句稍顯突兀的話,而它的出處則來自于電影《芙蓉鎮(zhèn)》中的一句臺詞。當下,再次拿來形容所有仍在為生存所發(fā)愁的新勢力造車,同樣顯得莫名恰當。
尤其是隨著比亞迪與特斯拉兩位“大魔王”,紛紛開始大打特打“價格戰(zhàn)”,中國新能源市場早已變得血紅一片。而今天文章主角能做的,只能是在充滿荊棘與野獸的叢林中搶肉吃。
成,則繼續(xù)向前;敗,則徹底消亡。
殊不知,就在昨天,雖然整體表現(xiàn)并不算好,但是各家還是照舊按時發(fā)布了2月終端成績單。仔細翻看與研究過后,更想用另一句話來形容:“黎明前的黑夜靜悄悄?!?/p>
熬過去,則能看到最美的日出;倒下來,則進入到無盡的深淵里。
至于結(jié)果如何,相信時間很快便會給出確切答案。
悲歡并不相通
實際上,細心的讀者必然能夠發(fā)現(xiàn),去年當新勢力造車整體處境向好,月初第一天都會掙破腦袋搶先發(fā)布成績單,可到了今年礙于種種原因,類似的趨勢已然有所減弱。
而昨天,2月銷量突破3萬輛大關(guān)的埃安,順理成章的排在了第一順位,非常積極的向所有人分享喜訊。但身為旁觀者依然清楚地知曉,能否賣好那款沖高之作,才是擺在其眼下最艱巨的任務,不然含金量層面永遠有些差強人意。
相比之下,在手握L9與L8兩張王牌之后,理想繼續(xù)這穩(wěn)定輸出,2月交付量突破1.6萬輛大關(guān),在1月的基礎上繼續(xù)小幅度增長。平心而論,見證了如此表現(xiàn),不得不佩服其戰(zhàn)略眼光與定力。
反觀蔚來,交付量突破1.2萬輛大關(guān),對于最近仍然“水逆”的它來說,算得上令人欣慰。順勢望向細分車型板塊,ET5的產(chǎn)能愈發(fā)給力,無疑帶來了最強有力的支撐與根基。當然,ET7、ES7的訂單乏力,也是明晃晃擺在那里的事實。
排在第四位的哪吒,重新恢復了交付量破萬的表現(xiàn),“V+U+S”的在售矩陣,雖然放在今年算不上擁有絕對競爭力,但通過主攻性價比的方式還有尚且一戰(zhàn)的心氣。
第五位的小鵬,則繼續(xù)深陷泥潭之中,2月交付量亦是最好佐證,可又無可奈何。現(xiàn)在,唯一的辦法就是等待全新P7的到來,以及肩負著全村希望G6的后續(xù)入場。屆時,如果不出現(xiàn)太大意外,還是存在重新回到頭部梯隊中的可能性。
而排在小鵬之后的極氪,同樣遇到了巨大麻煩,當全行業(yè)掀起“價格戰(zhàn)”,主銷車型001在其所處的細分區(qū)間內(nèi),最大的競爭優(yōu)勢被迅速磨平,成為了諸多競品“斬殺”的對象。而009自出生開始,注定無法“走量”。因此,今年制定下14萬輛的目標,沖線的難度很大。
與之類似,問界2月交付量拉胯,背后暴露出的最大的痛點無疑集中在旗下主銷車型M5與M7,分別遇到了特斯拉Model Y與 理想L8猛烈的阻擊。最終,即便擁有華為品牌與渠道的強輔助,可產(chǎn)品力上的劣勢還是造成了“血崩”。
至于最后的零跑,1-2月的處境堪稱災難。好在,隨著昨天2023款全系車型祭出一份足以讓整合行業(yè)震驚的定價,還是希望抱著“不要利潤,只求銷量”決心的它,在交付端能夠迎頭趕上。
畢竟,誰都不愿承擔“掉隊”的風險。
分化就此產(chǎn)生
十分有趣的是,就在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幾家已經(jīng)赴資本市場IPO的新勢力造車,紛紛發(fā)布了2022年財報,各自的創(chuàng)始人在之后的電話會議中,也針對2023年做了具體的展望。
其中,最值得分享的兩位當數(shù)李想與李斌。前者的目標則是獲得30-50萬元價格區(qū)間SUV市場20%的份額。而更加近在眼前的里程碑,則是已然到來的3月,交付量全力沖擊3萬輛大關(guān)。
后者則更加具體的直接表示:“綜合來說,全年銷量目標是相比去年翻倍,這也將有利于毛利率提升。如果原材料價格按目前趨勢達到我們預期的下降速度,我們不改變2023年Q4蔚來品牌實現(xiàn)盈虧平衡的目標?!?/p>
隨后,李斌繼續(xù)補充:“NT2產(chǎn)品全部發(fā)布后,可把所有產(chǎn)品分為三類:ET5+ET5 Touring+ES6,目標月銷20,000輛;ET7、ES7、ES8,每款車每月2,000-4,000輛,合計8,000-10,000輛左右;EC6、EC7主要表現(xiàn)設計、品味的追求,月銷1,000-2,000輛,目前的產(chǎn)品組合可支持每月30,000輛的銷量目標?!?/p>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理想也好,蔚來也罷,野心已經(jīng)被全盤托出。與之類似,開年各家新勢力造車拋出新的銷量預期,已經(jīng)成為既定規(guī)律。而下面一段話,則來自哪吒CEO張勇。
“2023年應該不會太好過,會面臨諸多挑戰(zhàn)和困難、缺芯貴電、消費信心不足、競爭日趨激烈。但我們?nèi)孕拇婷篮?,腳踏實地,以更豐富的產(chǎn)品線,更人性化的服務,更迅速便捷的交付,來實現(xiàn)25萬輛的交付目標!”
的確,回看2022年,哪吒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成績單,累計交付量成功突破15萬輛。或許,也是催生其喊出“25萬輛”底氣的來源??勺鳛榕杂^者,依然想說,或許有些過于樂觀,尤其是看到其1-2月累計交付量。
就拿哪吒S舉例,當最大的直接競爭對手特斯拉Model 3降至23萬元,雙方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前景與貢獻可能遠沒有想象中的給力。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剛剛推出全新轎跑Hyper GT的埃安。既然這家新勢力造車所喊出“保50萬輛,爭60萬輛”的目標,無疑也壓力巨大。至于小鵬、極氪、問界、零跑,類似的難題也擺在它們面前。
寫到這里,文章逐漸臨近尾聲。站在這個充滿種種不確定性的節(jié)點,更想說:“分化就此產(chǎn)生?!?/p>
因為大概率2023年上半程過去,便會突然發(fā)現(xiàn)新勢力造車的格局將會被重塑。領跑者,越跑越遠;落后者,漸漸退出。
醒醒吧!黎明前的黑夜靜悄悄,那場所謂的“大逃殺”,真的不留情面的來了……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97116
以上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zhuǎn)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