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去年9月,華爾街一些最大的投資銀行——如摩根士丹利公司和高盛集團對Uber的高管進行了推介,希望拿下承銷合同。
投資銀行家們的報告幾乎一致地計算了Uber的估值,估值在一個特定的數字附近徘徊:1200億美元。
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投資銀行家們表示,當Uber在股市上市時,他們可以說服投資機構相信這一數字。這些知情人士說,Uber首席執(zhí)行官達拉·科斯羅沙希(Dara Khosrowshahi)和首席財務官尼爾森·柴鷹(Nelson Chai)聽取并討論了這些陳述。然后,他們聘請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團將該公司上市,并有效地實現1200億美元的估值。
九個月后,Uber的價值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上周,Uber以每股45美元的價格上市,此后已跌至41美元左右,將Uber的市值定為690億美元,并正式成為自1975年以來以美元計價的股票首次公開發(fā)行(IPO)中跌幅最大的股票。
Uber的IPO轉變成一些人現在所稱“火車事故”,始于投資銀行家們提出的1200億美元的數字。這一數字去年被泄露,引發(fā)了人們對Uber將如何很快成為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美國最大公司的狂熱,這一估值甚至超過了臉書,后者在2012年以驚人的1040億美元估值上市。
但是對于科斯羅沙希和柴鷹來說,這個1200億美元的數字使Uber的IPO過程變成了管理預期值的一種練習。知情人士表示,一些已經以較低價格持有Uber股票的大型投資機構,反對以如此高的價格購買更多的Uber股票。
他們對Uber的興趣開始受挫,原因是該公司在拉丁美洲等地區(qū)的嚴重虧損和業(yè)務增長放緩。Uber不得不應對一些不可預見的因素,包括在公司決定上市的同一周,全球貿易變數的新聞沖擊了美國股市。
這一結果給參與Uber上市的所有人提出了一系列尖銳的問題,從科斯羅沙希和柴鷹,到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和美國銀行等主要承銷商。盡管Uber通過上市籌集了81億美元,并為其早期投資機構和創(chuàng)始人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回報,但對于一個網約車巨頭來說,這本應是一個巔峰時刻,但這卻成了一個令人尷尬的時刻。
尷尬上市的影響程度在一段時間內可能還不清楚,現在判斷Uber最終在公開市場上的表現還為時過早。但是,隨著許多其他科技公司計劃今年上市,包括食品外賣公司PostMates和辦公二房東企業(yè)WeWork,它們將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Uber是否已經傷害了這個曾經炙手可熱的IPO市場。
“Uber今天收盤時690億美元的市值是一個新的現實,”美國門羅風投公司(Menlo Ventures)的合伙人肖恩·溫斯坦(Shawn Sharean)說。該公司早些時候對Uber進行了投資。但他補充說,Uber的高管現在有機會“向我們展示他們的能力。”
本文關于Uber首次公開發(fā)行(IPO)的報道是基于對參與這一過程的十幾名人士的采訪,或者是對這一過程的簡要介紹。許多人要求匿名,因為他們無權公開發(fā)言。Uber、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團的代表拒絕置評。
多年來,Uber一直是投資機構的寵兒。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它從基準風投和GV等風險投資公司、富達投資等共同基金公司以及軟銀集團那里吸收了大量資金。該公司的估值從2011年的6000萬美元飆升至2018年8月的760億美元。
科斯羅沙希于2017年底出任首席執(zhí)行官,部分原因是為了帶領Uber成功完成上市。Uber董事會同意向他支付4500萬美元的現金和限制性股票,并為額外的獎金設定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具體估值目標。
在科斯羅沙希薪酬協議中的一項條款中,董事會表示,如果Uber在未來五年內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至少達到1200億美元或更高,他將獲得8000萬至1億美元的經濟回報。該條款在該公司的IPO招股說明書中已經被披露。
這一規(guī)定為Uber設定了某種程度上的目標,受雇于該公司上市計劃的投資銀行家也傾向于這一目標。在兩家銀行公布1200億美估值表態(tài)的幾周之后,這一數字就泄露了出來,這在硅谷和華爾街引發(fā)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猜測,即Uber的上市可能會迎來一個資本市場的造富黃金時代。
到12月份,Uber的上市團隊已經成立。在該公司,曾擔任美林首席執(zhí)行官的柴鷹負責領導此次公開發(fā)行。摩根士丹利的明星科技銀行家邁克爾·格萊姆斯(MichaelGrimes)在互聯網銀行業(yè)務主管凱特·克拉森(Kate Claassen)的協助下,成為了上市關鍵人物。高盛集團的團隊由Gregg Lemkau、Kim Posnett和David Ludwig領導。美國銀行團隊由尼爾·凱爾和里克·斯賓塞領導。
幾乎就在一瞬間,挫折就開始了,首先是Uber的基礎業(yè)務。該公司一度高速增長的速度正在放緩,因為它的地理范圍擴張空間似乎即將耗盡,而競爭對手也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涌現。
一個令人頭疼的增長問題與Uber最大的投資機構軟銀集團有關。這家日本公司管理著1000億美元的愿景基金,用于投資各種類型的公司。該公司已經向科技初創(chuàng)企業(yè)投入了大量資金,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公司滴滴出行,以及拉丁美洲的移動出行初創(chuàng)企業(yè)“99公司”。
2018年1月,滴滴同意收購拉美99公司。軟銀和滴滴也開始引導資金進入拉丁美洲;軟銀最終創(chuàng)建了一個50億美元的新基金,專門用于投資拉丁美洲科技公司。
對Uber來說,時機非常糟糕。拉丁美洲地區(qū)是其最有希望的增長地區(qū)之一,但是這里的市場競爭開始加劇。到今年2月,Uber在拉丁美洲的增長速度開始放緩。
另外,Uber的食品外賣業(yè)務UberEats也受到了對手攻擊。軟銀集團已經向DoorDash公司投入了數億美元,DoorDash是美國的一家食品外賣公司。最近,軟銀集團還向拉丁美洲餐飲外賣公司Rappi投資了10億美元。Uber不得不花更多的錢來對抗這些競爭對手。
軟銀和滴滴拒絕置評(Uber和滴滴也擁有彼此的股份)。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增長放緩導致投資機構對Uber股票的需求不溫不火。這些知情人士表示,一些投資機構認為,Uber需要下調發(fā)行價。
一些投資機構也開始抵制,因為他們早些時候以更低的股票價格投資了Uber。
自2009年成立以來,Uber從共同基金公司、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和其他投資機構那里獲得了100多億美元,這意味著它的股票已經在傳統(tǒng)上通過IPO購買股票的機構中廣泛持有。因此,IPO基本上成為了讓現有股東購買更多股票的一種嘗試,這是一次艱難的股票發(fā)行任務,尤其是以更高的價格。
今年3月,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Uber在北美的網約車競爭對手Lyft上市,并在第二天交易時迅速跌破發(fā)行價。投資機構似乎對Lyft能否盈利持懷疑態(tài)度,這為Uber制造了一個一個麻煩的先例。
到今年4月Uber發(fā)布IPO招股說明書時,它已經告訴一些現有股東,它的IPO估值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低于最初的1200億美元。
在Uber內部,兩名知情人士說,Uber董事會也沒有充分了解科斯羅沙希和其他高管計劃如何在所謂的“路演”階段向投資機構推銷Uber股票。
這些知情人士說,只有少數董事會成員(他們是定價委員會的成員,包括科斯羅沙希、Uber董事長羅納德·蘇格(Ronald Sugar)和TPG的戴維·特魯希略(David Trujillo))專注于IPO項目。
另一位接近Uber董事會的人士說,所有董事會成員都被邀請參加定價討論和IPO活動策劃,而且定價委員會的所有材料都已提供。這位知情人士說,一些董事會成員比其他成員更活躍。
4月下旬,Uber提出了每股44美元至50美元的發(fā)行價格區(qū)間,估值為800億美元至910億美元,低于幾周前的1000億美元。
這家公司很快就遇到了其他障礙。除了全球貿易的變數之外,上周三,也就是Uber首次公開募股的前一天,Lyft發(fā)布財務報告稱,第一季度虧損11.4億美元,這再次引發(fā)了人們對網約車業(yè)務健康狀況的質疑。
Uber的高管、董事會和銀行家上周四討論了此次股票出售的最終定價。知情人士說,幾名董事會成員認為,應該在44美元至50美元發(fā)行價區(qū)間的較高位置定價。
但他們表示,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和其他公司一致認為,新股發(fā)行價格需要更低。來自潛在投資機構的股票購買訂單顯示,最理想的投資機構-即使在困難時期也最有可能持有該股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只對較低的發(fā)行價格感興趣。
Uber最終確定了發(fā)行價:每股45美元。
那天晚上,科斯羅沙希和他的管理團隊聚集在紐約市曼哈頓中央公園以東幾個街區(qū)的一家米其林星級餐廳Daniel,出席由摩根士丹利舉辦的“定價晚宴”。據兩位熟悉當天晚上的人說,現場氣氛是樂觀的。
但第二天早上,這種情緒就變了。Uber高管抵達紐約證券交易所,該公司將在那里舉辦上市儀式。在第一筆交易之前,排列在交易所大廳兩側的監(jiān)視器顯示,Uber的股價可能會下跌,股價曾經閃爍在45美元、44美元的位置,但是最終以42美元開盤。Uber高管陷入了沉默中。
當天剩下的時間也好不到哪里去。Uber的股價從未接近45美元的發(fā)行價。據知情人士透露,作為負責幫助Uber股票交易的所謂穩(wěn)定代理機構,摩根士丹利采取了一些舉措來支撐Uber股票。然而,當天美國股市收盤時,標準普爾500指數出現上漲,但是Uber的股票仍然下跌。
本周五,Uber收于41.91美元,較發(fā)行價跌去了將近7%。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91484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