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此前已有種種明確信號釋放,加上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親自發(fā)推“劇透”,5月22日中國汽車整車進口關稅下調至15%的消息可以說毫無懸念,如期而至。但這仍然引發(fā)了一場廣泛而熱烈的討論。
豪華車會應聲降價嗎?合資車企與自主車企人人自危?這件事究竟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豪華車:雷克薩斯或成最大贏家
最先作出回應的應該是奧迪。消息一出,汽車產經網就是否會下調相關車型的官方指導價格詢問了奔馳、奧迪、寶馬、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主流豪華品牌,迅速給予肯定答復的是奧迪。奧迪公關部明確表示“將同步調整相關產品價格”。
隨后寶馬、沃爾沃、捷豹路虎、保時捷等豪華品牌宣布已啟動調價的評估和內部流程。只有凱迪拉克內部人士向汽車產經網透露,由于凱迪拉克在售進口車多采取平行進口渠道,關稅下調對上汽通用凱迪拉克在售車型沒有影響。
在上述豪華品牌表態(tài)之后,最快拿出調價方案的卻是特斯拉和Jeep。特斯拉官方宣布MODEL S和MODEL X兩款車型下調4-9萬元,而全新Jeep大切諾基將全系調整售價,官降最高可達6.5萬元。
似乎,一波豪華車降價潮將洶涌而至。那么,關稅下調后進口車價格預計降低多少?
目前,一輛進口車到岸后需上交的稅費有進口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調整后進口車關稅稅率為15%,增值稅稅率16%,消費稅稅率依發(fā)動機排量而定,從1%至40%不等。
國機汽車提出一種大致估算方法,當汽車進口關稅降至15%時,進口汽車到岸價加上三稅(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后的綜合成本將會下降8.8%。
為了更直觀地觀察主流進口車型降價幅度,按照國機汽車的計算方法,汽車產經網以2017年進口車銷量排名前十車型為例,粗略估算了這十款車型的降價幅度。
可以看到,盡管雷克薩斯三款車型降幅不算很大,但是均大于目前經銷商給出的優(yōu)惠政策,尤其是RX和NX兩個系列,目前只優(yōu)惠3千元和1.5萬元,關稅下調后,還擁有很大的降價空間。5月22日,豐田汽車表示將以高檔車品牌“雷克薩斯”為中心進行降價,降幅將在5月底前決定。
無疑,進口車關稅下調對雷克薩斯而言是一大利好。事實上,這家日系豪華車進入2018年以來便節(jié)節(jié)攀升。在一季度豪華車銷量排名中,雷克薩斯反超捷豹路虎,奪得第二陣營亞軍,成為最大看點。如果價格再下探,雷克薩斯很可能將迎來新一輪銷量高漲,或許將成為進口車關稅下調的最大贏家。
另外4款有望降價的車型是保時捷卡宴、Macan、奔馳CLA級以及寶馬7系,其中,Macan還需等待最終調價方案才可判斷,卡宴以及寶馬7系降價幅度對于其受眾群體來說,不會起到顯著的刺激消費作用。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在2017年進口量排名前十品牌中,寶馬、奔馳、雷克薩斯、保時捷均在前五名之列,除了雷克薩斯與保時捷百分百進口外,寶馬、奔馳的進口車銷量占整體比重均超過了30%(分別為33.4%、31.2%),勢必將受到關稅下調政策的影響。
可以確定的是,一輪進口車價格大戰(zhàn)已經開場。
合資車:外資車企國產興趣大減?
在這場大戰(zhàn)中,合資車企或許會感到“很受傷”。因為部分進口車型降價后,將與合資車型正面交鋒。國機汽車分析認為,雷克薩斯ES,價格下探后預計售價為27.2-39.9萬元,將直接影響合資B級車市場,比如邁騰2.0T(官方指導價25-31萬元)。
汽車行業(yè)分析師、全國工商聯(lián)汽車商會秘書長曹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進口關稅的下調,國外豪華車企可能會延緩部分車型的國產化進程。
不僅如此,股比放開也是合資車企的另一憂患。4月17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宣布了汽車合資股比放開時間表,明確表示,汽車行業(yè)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yè)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五年過渡期,汽車行業(yè)將全部取消限制。
相比與合資伙伴分享利潤,在中國自己建廠獨享利潤豈不更妙?
迫于壓力,合資車企或許不得不跟著降價搶奪市場份額,這樣一來,自主車企也將同樣面臨來自合資品牌的沖擊。
自主車:沖高之路再遇險阻
在此之前,一些合資車型的入門價格已經下探至15萬元以下,比如北京現(xiàn)代新一代ix35售價11.99-16.19萬元,東風本田第十代思域售價11.59-16.99萬元,上汽大眾朗逸售價10.99-15.99萬元。
如果這些車型再次下探,自主渴望突破的20萬元天花板將再添險阻。自2016年,長城成立高端品牌WEY、吉利推出高端品牌領克以來,自主品牌發(fā)起新一輪品牌向上沖擊。多位業(yè)內人士分析,在這場進口車掀起價格大戰(zhàn)中,同樣受傷的便是這些探索品牌向上的自主車企。
不過,進口車關稅下調,中國汽車產業(yè)將迎來一個更加開放、公平、充分競爭的良性市場。經過“戰(zhàn)爭”洗禮的自主品牌才會更快成長。正如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所言,關稅是合規(guī)的保護手段,但關稅保護要適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有助于產業(yè)加強競爭,調整結構,加快轉型。
來源:汽車產經網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shichang/68926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產經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