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6 日,是一個搞事情的日子,因為新一輪的新能源補貼終于下來了。和此前大家的猜想差不多:補貼門檻提高,補貼金額大幅減少;正式取消針對車輛的地補。
具體來看,是這樣的:
1、純電動車:
綜合續(xù)航里程低于 250 公里的不予補貼,去年這個數(shù)字為 150;
綜合續(xù)航里程低于 400 公里補貼統(tǒng)一為 1.8 萬,大于等于 400 公里的統(tǒng)一補 2.5 萬;
電池系統(tǒng)能量密度補貼標準提高到 125Wh/kg,此前為 105Wh/kg;
2、插混:
補貼起步仍為 50 公里(綜合工況);
補貼金額由 2.2 萬降至 1 萬;
3、正式取消地方補貼;
4、過渡期為 3 月 26 日-6 月 25 日;
新的政策一出,國內(nèi)車廠要如何應對就成為大家最關心的話題,這里我們不妨分為兩個陣營來看。
在新補貼政策推出之后,蔚來就在其 App 推送了「27 日零點前保價」的通知。
在截止到 27 日零點的這四個小時內(nèi),客戶支付大定,可以享受 4.5 萬國家補貼+2.5 萬地補。沒指標也不用怕,蔚來聯(lián)合合作方推出了靈活牌照政策;另外,汽油車牌購車還可以享受 3 個月的充電免費。
就在今天,蔚來又帶來了新的政策:
最后 3 天保價計劃,3 月 31 日之前購買指定車型享受補貼 58500,勁省 1.8 萬,補貼后售價 28.95 萬起,免購置稅,北京不限行,更有汽油車牌購買享受 3 個月能量無憂。
為了賣車,蔚來也是夠拼了。
小鵬汽車的動作很快,為什么這么說呢?早在 2 月 1 日,小鵬就對售價進行了調(diào)整。
(調(diào)整后價格)
(調(diào)整前價格)
不過,在這天小鵬汽車也不忘搞點事情,大清早官微發(fā)了這么一條:今天也是有好消息要公布的一天鴨。
于是在下午,我們收到了以下信息:小鵬 6 城服務中心開業(yè);7 月 1 日之后車主在自營超充站充電可享受 5 年 or10 萬公里內(nèi)(每年不超過 2 萬公里)全單 5 折優(yōu)惠,但是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小鵬汽車的規(guī)模化交付終于要開始了。按照官方說法,小鵬將會在 7 月底交付 1 萬臺,年底實現(xiàn)交付 4 萬臺的目標。
在這個比較敏感的時間點宣布這樣的事情,看來小鵬對自家產(chǎn)品很有自信啊。
威馬的動作也比較早。在今年春節(jié)期間,威馬曾推出一項「新年保價計劃」:2019 年 1 月 1 日 00:00 到 2019 年 3 月 31 日 23:59,在電商平臺完成大定支付的用戶,若國補地補下調(diào)幅度超過 1 萬元,威馬都會對用戶進行特別補貼。
現(xiàn)在,威馬又推出了一項保價升級計劃,同樣要求在 3 月 31 日 23:59 之前完成大定支付,具體計劃如下:
對于補貼的滑坡,威馬汽車 CEO 沈暉在微博上這樣說道:在補貼退坡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加速新能源產(chǎn)品面向市場,變成真正的用戶導向,而不是政策導向,進而更能體現(xiàn)我們的產(chǎn)品和服務。我們希望就算將來沒有補貼,用戶也可以「用得爽、用得起」。
相比于上面幾家,零跑的補貼持續(xù)時間更長一點。2 月 25 日,S01 預付款訂單(預付款 9900 元)突破 3000 臺,零跑順勢推出了一項購車優(yōu)惠:即日起至 2019 年 5 月 31 日前,支付 S01 預付款均可享有終身免費道路救援、零跑能量優(yōu)享兩項購車權(quán)益,以及 10.99 萬-14.99 萬的綜合補貼后價格政策。
定位電動跑車的前途汽車,目前給出的策略是:價格依然,駕趣不變。凡購買前途 K50 的用戶,均可繼續(xù)享受 2018 年最高國地補政策,差額由前途汽車承擔,但是并未給出具體的保價時間。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傳統(tǒng)車企們是怎么做的。
廣汽新能源的策略就是「全額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僅限以下兩款車型:GE3 530 和 GS4 PHEV。而且同樣沒有給出保價的時間區(qū)間。
比亞迪應對補貼滑坡的應對策略也是「全額補」。覆蓋車型包括唐 DM、宋 DM、宋 EV500、秦 Pro DM、秦 Pro EV500、秦 EV450、秦、2019 款元 EV360,時間限制在 6 月 25 日前。
上汽榮威也是同樣的路數(shù)。從 3 月 27 日至 6 月 25 日,榮威旗下的 Mrvel X、Ei5、ERX5、ei6、eRX5 可享 18 年全額補貼。
就目前來說,傳統(tǒng)車企應對補貼退坡的策略大都是「全額補」,然后補的時間大都到 6 月 25 日,也就是過渡截止日期。新造車企則大都選擇一小段時間「全額補」或者直接漲價。
這里就能看出傳統(tǒng)車廠和造車新勢力之間的資源差異:傳統(tǒng)車廠們在補貼滑坡后可以采取自掏腰包補齊差額,刺激用戶的購買需求,造車新勢力們也想這么做,奈何暫時實力不允許。
這里我想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從補貼退坡力度來看,要比預想中大一些,達到 50%左右。以蔚來 ES8 來看(國補+地補),2018 年的補貼為 6.75 萬,2019 年過渡期降為 4.5 萬,過渡期之后的補貼為 1.44 萬,最大差值達到 5 萬多,到明年基本上也就沒什么補貼了。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即便是補貼滑坡了,不同定位的用戶反應還是會有一定的差異。相比于十多萬的車型,豪華車車主對補貼的敏感度要更低一點,而 10-20 萬級別的市場,不管是傳統(tǒng)車廠還是新造車勢力都在布局,已然成為一片紅海,補貼下滑的影響要大一些,到了 2020 年補貼完全退出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這是否就意味著國內(nèi)車廠就要 gg(完蛋)?
我的答案是:不見得。
以最開始吃這碗飯的特斯拉為例。在北美市場,特斯拉也是一邊拿著補貼,一邊賣車,2019 年年初 7500 美元的補貼到期,金額降至原來的一半,最高只有 3750 美元,特斯拉的做法是什么?把全系車型價格降低 2000 美元,相當于自己給車主補了一部分。
特斯拉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國內(nèi)車企呢,所以廠家自己貼著錢賣車沒那么奇怪。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新的補貼政策一定會對一波不好好造車,只想著拿補貼的車廠造成影響,往后的日子不會那么好過了。
潮水退去后,你就會知道誰在裸泳。
到明年這個補貼還能有多少?這個問題似乎沒那么重要了。今年新政的意味已經(jīng)很明顯了:國家對產(chǎn)業(yè)的扶持基本到位,企業(yè)要學會自己成長。
莫名讓我想起這個圖:
而且補貼退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到那個時候,不管是國內(nèi)傳統(tǒng)車企、造車新勢力、外資企業(yè)還是合資企業(yè),大家都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去競爭,產(chǎn)品的選擇權(quán)回歸市場和消費者。這種情況下企業(yè)也能更專注于「修煉內(nèi)功」,提升自身實力,有益于行業(yè)形成一種良性競爭的環(huán)境。
文章的最后,還是要給消費者吃一顆定心丸。
從整個國家戰(zhàn)略來看,電(驅(qū))動化是大方向。雖然補貼滑坡了,但是在政策上仍然始終是利好新能源,例如,今年表面上地方補貼取消了,實際上這部分資金補在了其他地方——充電基礎設施,也就是說往后用戶能源補給會越來越方便。
總的來說,補貼滑坡雖然帶來了危機,但同時也帶來了契機,能不能好好把握住這次機會,就看國內(nèi)車廠們各自的造化了。
原創(chuàng)聲明: 本文為 GeekCr 原創(chuàng)作品,歡迎轉(zhuǎn)載。轉(zhuǎn)載時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自 GeekCr」,并附上原文鏈接,不得修改原文內(nèi)容,謝謝合作!
歡迎關注 GeekCr 微信公眾號:?GeekCr 極客汽車(微信號:GeekCr)∓ 極市(微信號:geeket)。
來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shichang/89007
以上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geekcar,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zhuǎn)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