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汽協(xié):7月新能源汽車售出16884輛 政策驅動向需求驅動過渡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下稱中汽協(xié))統(tǒng)計,7月新能源汽車生產19307輛,銷售16884輛,同比分別增長2.2倍和3.3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252輛和8970輛,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3.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055輛和7914輛,同比均增長3.4倍。
1-7月新能源汽車生產95530輛,銷售89549輛,同比分別增長2.5倍和2.6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0294輛和55180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236輛和34369輛,同比增長2.2倍和2.1倍。
2.上海7月上牌銷售新能源汽車4933輛 創(chuàng)歷史新高
上海7月份共計上牌銷售新能源汽車4933輛,創(chuàng)下月度上牌銷售歷史新高。今年1-7月共計銷售上牌新能源汽車19480輛。與去年1-7月共計銷售上牌1923輛相比,同比增長900%。與今年6月銷售上牌4296輛新能源汽車相比,7月份銷售增長近13%。
在7月份上牌銷售的4933輛新能源汽車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4028輛。純電動汽車905輛。私人用戶購買3693輛,占75%。法人用戶購買1240輛,占25%。純電動公交71輛,純電動旅游客車52輛,純電動企業(yè)通勤車2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43輛。純電動物流車85輛,純電動環(huán)衛(wèi)車6輛。銷售增長的原因是:浦東新區(qū)政府清算區(qū)域補貼以最終7月上牌拿到行駛證為準,故用戶在6月購買新能源汽車,7月上牌也能享受浦東新區(qū)補貼。
3.第72批節(jié)能與新能源車目錄發(fā)布 眾泰純電動轎車入選
8月14日,工信部裝備司網站發(fā)布《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第72批)》,共112款車型入選此次目錄。在純電動轎車方面,僅眾泰一家車企的車型入選此次目錄,另外,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多用途乘用車入選。純電動客車方面,宇通、金旅、中通、海格、申龍、大馬、東宇、尼歐凱、安源等多個品牌的車型入選。
在純電動運輸車方面,東風、金杯、江淮、眾泰、王牌、泓鋒泰、金龍、達福迪、瑞馳等品牌的車型入選。
4.七部委發(fā)文鼓勵城市停車場按比例配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七部委近日下發(fā)《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為營造良好的市場化環(huán)境,要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加快推進停車設施建設,有效緩解停車供給不足,實現停車規(guī)范有序,并鼓勵停車場按照一定比例配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意見》明確了停車設施建設重點,以居住區(qū)、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軌道交通外圍站點(P+R)、醫(yī)院、學校、旅游景區(qū)等特殊地區(qū)為重點,在內部通過挖潛及改造建設停車設施,并在有條件的周邊區(qū)域增建公共停車設施。鼓勵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的停車設施,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步建設。
5.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7月銷售5182輛 同比增長296.8%
比亞迪公布了新能源乘用車7月的銷售數據,旗下四款車型秦、唐、e6、騰勢的共銷售5182輛,銷量同比增長296.8%。淡季不淡,繼3月比亞迪新能源車型銷量首破3000輛、5月破4000輛、6月破5000輛、7月銷量達到了歷史新高。
比亞迪秦自2013年12月上市以來,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不出意料,7月銷量再次實現上漲,達4030輛,較去年7月的1100輛同比增長266.4%。今年1-7月比亞迪秦銷量達20507輛。上市至今比亞迪秦實現20個月銷量連升,累計銷量達35254輛。
6.深圳VS北京:新能源車消費市場冰火兩重天
北京市最新一期個人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暴增至近1萬個,連續(xù)7期上升,較上期增加三成,創(chuàng)新的歷史紀錄,而且新一期的中簽率僅約40%。
對比北京新能源汽車搖號指標申請的火爆局面,深圳與北京相比,可謂是冰火兩重天。自今年3月9日首次車牌搖號后,深圳已舉行6期搖號,電動汽車增量指標一直保持著100%的中簽率,近萬個指標無人問津。針對這一現狀近日深圳市發(fā)布新政,要求在限購背景下,進一步降低新能源小汽車購買門檻,允許部分有車一族再申請購買1輛新能源小汽車。
7.鐵腕推廣電動汽車!美國加州2030年或禁售燃油車
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與當地政府推行的激勵政策,加州的電動汽車銷量占到美國的一半左右,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主席Mary Nichols日前宣稱,加州可能將在2030年禁止傳統(tǒng)燃油車上市銷售。這恐怕是美國迄今為止最為強勢的環(huán)保法規(guī)了。雖然美國電動汽車銷量近來有所下降,但加州電動汽車的銷量仍占全美一半左右,各大汽車制造商均首選在加州推出自己的電動車型,但要在2030年禁止銷售燃油車,似乎還有一定困難,加州政府還需要在此之前建立更完善的充電和加氫網絡,覆蓋加州全境的所有道路,距離2030年還有15年,期間的科技突破和發(fā)展也讓這項政策有實現的可能。
8.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大調查 車企和消費者態(tài)度如何
隨車企不斷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力度,像電池等技術壁壘會逐漸破除,充電設施的完善也會隨時間推移逐漸夯實;而地方保護這種主觀因素或許是阻礙新能源汽車普及的最大壁壘,對車企而言,市場進不去,一切都是徒勞。對消費者而言,地方保護將外地品牌拒之門外,限制了當地消費者的購車選擇。
面對目前地方保護的現狀,新能源車企采取的應對策略也是不同的。源于進入當地市場成本過高,有的車企直接采用避開的做法,在沒有補貼、對外地品牌設置門檻的城市不去推廣開拓;有的車企則選擇以“投資換市場”的形式進駐地方城市,與地方政府企業(yè)合作、在當地投資建廠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劉萬祥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shuju/3962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