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如果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算起,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已有10年的歷史。這10年來,新能源汽車一直是政府襁褓中的孩子,無論產品技術提升,還是市場需求,很大程度上都是政策直接驅動的結果?,F(xiàn)在,政府已決定讓孩子從襁褓中走出——從2019年開始,補貼將至少退坡30%;到2020年,補貼將全部退出。
但問題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否已發(fā)育得足夠好,具備獨立行走的條件?換言之,在政策刺激之外,真正的市場需求是否已經浮現(xiàn)?如若已然出現(xiàn),它又在哪里?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是在山東、河南等地的三四線城市?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用戶群體的畫像是怎樣的?更受青睞的新能源汽車又是怎樣的?
為了理清這些問題,第一電動網策劃了2018年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調查,以線上車主調查和線下經銷商深度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同時開展,力求從最廣大的新能源車主和最優(yōu)秀的新能源汽車經銷商們的眼中看到最真實的市場現(xiàn)狀,感知他們對于未來的發(fā)展的判斷。
2018年10月10日-15日,第一電動網聯(lián)合汽車頭條共同發(fā)起線上車主調研,根據統(tǒng)計,本次調研共收到來自北京、廣東、浙江、山東、上海、河南等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qū)共計1007份有效樣本。本文將基于線上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一、新能源車主日趨年輕化
從現(xiàn)有新能源車主與未來有新能源汽車購買計劃的潛在車主年齡來看,我們發(fā)現(xiàn)30-40歲群體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消費主力人群,占據47%的比重。從其所處人生階段來看,已婚有子女的車主和準車主所占比重最高,均超6成。
通過對比現(xiàn)有車主與潛在車主年齡區(qū)間和人生階段,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新能源汽車的消費人群日趨年輕化,20歲以下準車主開始出現(xiàn),20-30歲青年群體占比大幅增加,這一區(qū)間的潛在新能源車主比現(xiàn)有新能源車主高出10%,而與此同時,40-50歲及50歲以上中老年人所占比重則隨之降低。我們也同樣可以從這些人群所處人生階段得到印證,已婚有子女的潛在車主較之現(xiàn)有車主比重減少了16%,而單身的潛在車主比重增加了13%。
在新能源汽車推廣初期,尤其是在不發(fā)達的二線以下地區(qū),中老年消費群體占據很大比重,這其中有相當部分消費者是從低速電動車需求轉化而來。而隨著更多傳統(tǒng)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品牌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供消費者選擇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車續(xù)航等品質也在不斷提升、更多智能化配置加持,吸引了更多的年輕消費群體關注新能源汽車,這對于整個行業(yè)而言無疑是個積極的信號。
從性別來看,與傳統(tǒng)車一樣,男性車主依然是市場消費主力人群。但與現(xiàn)有車主對比來看,潛在車主的女性群體稍高2%。從對經銷商的深度訪談中,我們獲知,很多車主選擇新能源車作為家里第二臺以上的車,而這部分人群中,絕大部分是買給家里女性成員。從購車考慮因素和駕駛習慣等方面來說,女性車主與男性車主都不盡相同。未來女性車主的比重能否繼續(xù)提高?是否可以和男性車主平分秋色?如何去滿足這一小眾人群的購車和用車需求?或許這些問題也值得我們去進一步關注。
二、主要消費市場從一線城市開始下沉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推廣從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開始,由于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目前發(fā)展相對迅速,我們從上牌量數(shù)據也可以看出,深圳、上海、廣州、北京這四個一線城市牢牢占據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四大城市。
但從本次線上調查結果中,我們也同樣可以看到,現(xiàn)有車主有6成生活在一線城市,而潛在車主中只有35%生活在一線城市,來自二三線城市的潛在車主比重最高,達到42%,同樣的,四五線車主的比重也由14%提高到23%。
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準車主地域正在從一線城市開始下沉到二三線,甚至四五線城市。如果說一線城市車主更多是因為無燃油車牌照、限號無法上路等政策原因不得不去選擇新能源車,那么不限購不限行的二三線以下城市的消費需求才是真正的市場選擇的結果。
三、購車預算正在增加
從家庭收入來看,不論是現(xiàn)有新能源車主還是計劃購買新能源車的準車主,10-20萬的年收入均是最大的收入區(qū)間,占比均達到36%,其次為年收入10萬以下家庭。
通過對比,我們還可以看到,潛在車主年收入在20-30萬比重家庭較之現(xiàn)有車主而言有所減少,而年收入在10萬以下區(qū)間比重卻相對提高。這或許也可以為上文提到的車主年輕化,區(qū)域下沉化提供佐證。
有意思的是,盡管年收入看起來略微減少,但潛在車主對于新能源車的購買預算相對于現(xiàn)有車主的購車價格而言卻在提升。
可以看到,10萬-20萬車型是最受關注的價格區(qū)間,現(xiàn)有車主這一比重為46%,潛在車主這一比重提升至53%。第二首關注的價格區(qū)間為5-10萬車型,現(xiàn)有車主這一比重為36%,潛在車主降低至30%。
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導下,新能源汽車走入眾多車主的視野,被更多車主使用和熟知,隨著車型品質的提升,更多的準車主愿意付出更多的預算為新能源車買單。
四、車主對續(xù)航里程的要求還在提高
對于新能源車主而言,相對于傳統(tǒng)燃油車,新能源汽車最大的三個優(yōu)勢是:使用成本低、可享受不限行等優(yōu)惠政策和駕乘感受好。
在第一電動網“電動汽車老司機必備實用知識”版塊里,有網友將比亞迪元燃油版和純電版使用成本進行比較,92號汽油價格按照7元左右計算,燃油版百公里需要花費49-56元。折合每公里花費0.49元-0.56元。行駛一萬公里需要花費燃油4900-5600元+保養(yǎng)費用800元。而純電動汽車可以在家里充電,居民用電在0.6元/度左右。百公里耗費14度電,則14×0.6元=8.4元。那么每公里花費不到一角錢。即使用商業(yè)電每度電0.8元左右,每公里花費也不過0.12元。私家車年行駛一萬公里,花費電費800-1200元。與燃油車年使用成本5700-6400元來講優(yōu)勢十分明顯。2018年國內油價已經“四連漲”,92號汽油即將突破8元大關。純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低的優(yōu)勢會進一步凸顯。
“可享受不限行等優(yōu)惠政策”是政策決定的優(yōu)勢,但是“動力強”、“加速快”、“無噪音”、“開著舒服”等等這些駕乘的良好感受則是新能源車主實實在在的用車體驗。
但不能回避的問題是,里程焦慮依然存在。充電難、充電慢、續(xù)航里程短是現(xiàn)有車主對于新能源車劣勢的三個評價。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lián)盟統(tǒng)計,截至2018年9月,全國公共類和私人類充電樁總計近67萬臺。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2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78萬輛。充電基礎設施發(fā)展與新能源汽車發(fā)展不能同步,同時,無固定停車位、物業(yè)對于充電樁安裝不配合、燃油車占位等等問題,也在制約著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
對于期望的續(xù)航里程,潛在車主顯然比現(xiàn)有車主期望更高,幾乎全部的潛在車主認為新能源汽車應該至少達到300km續(xù)航里程,81%的潛在車主認為超過400km才更讓人滿意。不少車主表示,如果新能源汽車可以每周只充一次電,在開空調或者暖風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能夠保證每天至少50km通勤,那么新能源汽車會更加深入人心。
對于獲取新能源汽車信息的途徑,統(tǒng)計結果顯示,汽車之家等垂直網站是現(xiàn)有車主和潛在車主最多使用的方式,均占比37%。其次為第一電動等新能源汽車垂直媒體,現(xiàn)有車主這一比重為22%,潛在車主則升至30%??梢?,潛在車主對于新能源汽車購買意愿強烈,更希望快速直接獲取更為專業(yè)的信息。
基于本次調查有效樣本統(tǒng)計結果綜合來看,現(xiàn)有車主一方面享受著新能源汽車帶來的使用成本低、不限行等優(yōu)惠政策以及駕乘感受好的良好體驗,同時也不得不去面對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充電慢、續(xù)航里程短帶來的焦慮。更多的年輕人、更廣闊的的二線以下市場以及更多的購車預算都對新能源汽車張開了雙臂,廣大準車主翹首企盼的,無疑是新能源汽車能夠擁有更高的品質、更長的續(xù)航、更便捷的充電設施以及更快的充電速度。
相關內容閱讀:
【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升級調查-長沙】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部分消費者不要求高續(xù)航
【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升級調查-深圳】價格不是主要考量因素 產品是關鍵
【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升級調查-上海】插混主銷價位15-20萬 智能配置受青睞
【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升級調查-北京】高知群體成購買主力,續(xù)航里程是關注重點
【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升級調查-線上調查報告】新能源車主日趨年輕化,主要消費市場從一線城市開始下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明艷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shuju/7952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