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還剩下最后一個月,不少地區(qū)都飄起了雪,嚴寒之下,對“電動爹”的各種調侃又開始出現(xiàn)了。
但根據(jù)乘聯(lián)會的預測,2022年11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零售量預計將達到60萬輛,同比增長58.5%,車主們似乎無視了季節(jié)因素。
那么,電動汽車到了冬天,真的很不堪嗎?
為什么那么多人買電動車?
電動車這個東西,好處相當明顯,很多人頂著各種缺點也要買,因為它的確有可取之處。
首先就是用車成本低。
100公里的電費少了有幾塊錢,多了也不過一二十塊錢,讓那些跑5個油就敢出來吹“省油”的燃油車自慚形穢。
其次就是出行方便。
新能源汽車可以掛綠牌,不用限號、限行、限購。
擁有一款新能源汽車,你再也不用考慮周幾不能開車的問題了。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的用車體驗也更好。
夏天的時候可以開著空調躺車內睡覺,不用擔心一氧化碳中毒。
此外,電動汽車普遍有著很強的娛樂功能,燃油車可以讓你跟孩子坐在車內看電影嗎?電動車就可以。
冬天為什么變身“電動爹”?
然而,一到冬天就麻煩了。
又是續(xù)航不足,又是充電慢,又擔心電池被凍壞、門把手被凍住等,夏天時還讓你樂呵的電動車,到了冬天就成“電動爹”了。
越往北方去,“含爹量”越高,到了東北地區(qū)電動車就成了難伺候的“爺”。
其實不少問題在夏天也存在,但低溫環(huán)境將這些問題放大了。
根據(jù)動力電池的化學特性,氣溫較低時,正負極材料的活性、電解液的導電性都會受到影響,于是就造成電池難以充滿、續(xù)航里程縮短、充電時間上升等問題。
很多人一提到電動車,腦海里就自動浮現(xiàn)出冬季中電動車突然沒電、車主在寒風暴雪中瑟瑟發(fā)抖的景象。
“電動爹”真的很難伺候嗎?
但問題是,既然冬天電動車有這么多問題,為什么大家還是買買買呢?
很簡單,不少批評電動車的人陷入了一種“印象流”。
就以續(xù)航里程為例,現(xiàn)在主流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普遍達到了500公里以上,按照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用車習慣,就算冬季續(xù)航縮水,滿足日常需求也沒什么問題。
其次,關于充電慢的問題,目前不少車型都配備了電池預加熱系統(tǒng),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低溫帶來的影響。
害怕電池不耐凍、害怕隱藏式門把手被凍住等,也不太符合實際,電池在出廠時都要經歷極寒測試,以中國的氣候,“凍壞”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隱藏式門把手被凍住,這的確有可能,但燃油車的隱藏式門把手也會被凍住。
結束語
問題的確有,但廠商和技術人員不會坐著不動。11月份國內新能源車型的新車滲透率已經超過32%,電動車時代,是一定要來的,當然了在冬季用電動車,自然會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對此,后續(xù)我們也會持續(xù)撰文進行解析。那么對于電動車,現(xiàn)在該不該出手?你又怎么看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9096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