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的交匯點,世界萬物歸于祥和美好。時光靜止,思緒涌動,謹以思考為禮給您拜年!
辭的是什么舊?迎的是什么新?身在其中,辨不出年年歲歲花相似。站在50年后的未來回望今天,絕非《萬歷十五年,一個無足輕重的年份》。
2005年,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的預言,10年后的今天漸次舒展,日漸清晰。
我所看到,影響當今世界文明進程的兩大重要元素,都在2016年呈現(xiàn)出革命的態(tài)勢。
新的生產力(人工智能),新的生產關系(美國新政),推動著世界,朝一個我們所陌生的方向前行。
吳軍《智能時代》開篇一語道破,“2016,是機器智能歷史上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年份”,點明了2016的時代意義。遺憾之處卻是“紀念”成了該書的基調,道盡了過去與現(xiàn)在,對未來卻欲言又止。
KK語錄:“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 ”會是對2016更好的詮釋。
未來是什么?
未來會如吳軍所講:2%的人將控制未來,成為他們或被淘汰?一種殘酷的悲哀。
還是繼承了凱恩斯觀點的JERRY KAPLAN所描述:最富有的1%將因公共利益指數(shù),讓所有人參與其中? 一種和諧的大同。
即便觀點天壤之別,卻指向一處:人工智能作為新生產力,將消滅大多數(shù)職業(yè),更快更集中地掠奪財富。
過去的2016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奇點臨近
9個月前,2016年3月,李世石是第一個輸給AlphaGo的世界冠軍。那時的人類還有眾多的遐想、假設,甚至叫囂。
9個月后,2017年1月,李世石卻成為唯一贏過AlphaGo的人類。60勝0負,碾壓式的勝利,讓一群被譽為全球最聰明的世界冠軍已無非分遐想。開始考慮人機聯(lián)手。
2017年1月27日,AlphaGo宣布會將技術擴展到其它領域,下圍棋已經不是它的興趣。
另一個更為復雜的領域:汽車駕駛,人工智能的進展也突飛猛進。
Elon Musk表示:未來3~6個月內,Tesla車主能嘗鮮使用“全自動駕駛”的一些功能。
谷歌數(shù)據(jù)顯示:其每1000英里的人為干預數(shù)值已經從2015年的0.8次降低到2016年0.2次。提高一個數(shù)量級,超越人類司機水平指日可待。
2017年1月15日,釣魚臺,占地56平方公里,全球首個城市級無人駕駛汽車社會實驗室全球啟動。由招商局集團、源創(chuàng)力智能汽車研究院、前沿產業(yè)基金聯(lián)合密歇根大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建筑、廈門大學、Intel等世界500強共同建設,將加速無人駕駛汽車的產業(yè)化和商業(yè)化。
得益于無人駕駛技術的快速演進,全球各大車廠均表示在2020年前后,無人駕駛汽車全面量產。
而呈現(xiàn)這所有的一切,并非源自人類對機器的教育或設定,而是機器的自主學習能力:Deep Learning。你只要告訴他事實,他就可以自己總結出規(guī)律,并不斷訓練和提升自己。Google翻譯在深度學習時,居然自主創(chuàng)造一種機器語言,可用于兩種沒關聯(lián)語言間的翻譯。巴別魚已經在孕育!
這就是庫茲威爾所描述的奇點臨近。
當所有人還在討論“電腦是否會思考?”的時候,算法和數(shù)據(jù)搭載著摩爾定律的計算平臺,高歌猛進。不斷呈現(xiàn)的事實,讓這個問題,變得與“潛水艇是否會游泳?”一樣,答案不言自明。
人工智能,已經越過了臨界點,在特定領域中,一騎絕塵。這場無人可以置身事外的變革中,第一幕更像是情節(jié)清晰的悲劇。
人工智能,將使傳統(tǒng)產業(yè)分崩離析
美國現(xiàn)有的工作47%有被機器人替代的危險,而中國是77%,排名世界倒數(shù)第二。@牛津大學2013《技術對工作的替代》
以人工智能率先實現(xiàn)突破的無人駕駛汽車產業(yè)為例:
1.司機消失(無人駕駛汽車)
2.車險消失(交通事故減少98%)
3.4S店消失(消費品變成生產工具,銷售方式改變。不會撞就不用修,保養(yǎng)方式改變。)
4.工業(yè)鏈重構(主動安全的提升,降低被動安全需求,車的形態(tài)將改變,產業(yè)鏈也隨之改變。“不準確的比喻:不會撞就不用保險杠”)
根據(jù)《MIT技術評論》的分析,無人駕駛對于美國“每年有超過3萬億美元的潛在財務效益,相當于美國GDP的19%”。仔細一想,這其中將消滅與創(chuàng)造多少崗位,并非對每個人都是好事。
但這卻又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即使您就是一位司機,如果您只需花1000元/月就可以雇一個機器人永不停歇替您開車。您如何打算?
除了汽車,醫(yī)生、律師、新聞作者和金融分析師等過去被認為非常需要腦力的工作,已經正在被人工智能逐步侵蝕。只要用"上述職業(yè)+人工智能"作為關鍵詞搜索,現(xiàn)實一目了然。李開復更直言上述職位90%將在10年內被取代:
以今天的技術成果往前走,只要摩爾定律和庫茲韋爾定律仍然生效,再過3年,到2020年,人類將迎來人工智能史第一波上規(guī)模的失業(yè)潮。
算上時間和速度,僅比1001夜稍長的日子。一切讓人變得坐立不安。
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中的展現(xiàn)了更遠圖景:
2020年,人類通過逆向工程造出人腦;
2030年,計算機智能全面超過人類;
2045年,通過腦機接口和納米科技,人機智能誕生。
關于這一切的影響,Kaplan的《人工智能時代》一針見血:
社會正變得富有,而我們卻沒有過得更好。
吳軍在《智能時代》則用震撼力的圖表詮釋了上述觀點,
過去20年美國大學生的工資收入不升反降,期間中國的房價上漲何止20倍。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fā)展,讓所有人感受欣欣向榮的生命力,也帶來了樂觀與自信。
我在想,其中一個原因會不會是因為我們落后的足夠遠?有足夠長的跑道讓我們奔跑。
1980年是我們劃定經濟特區(qū)的年份,也是Apple公司上市的年份。
如今的“新常態(tài)”會不會使中國重構美國1967~2012的家庭收入曲線?
人工智能,對現(xiàn)實的破壞,清晰而肯定。
人工智能,對未來的重構,卻并不亞于冬天的霧霾。未來就在我對面,我卻看不見他。
奇點臨近,我的人生又該何去何從?
人的一生,時勢與英雄的關系。
兩個要素構成了人的一生:1.你在哪條路上;2.你是怎樣的人。人物傳記多以此雙線展開。
10多年的職業(yè)投資生涯,相遇相交的眾多企業(yè)家、職業(yè)經理人,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也避不開這兩大要素互相作用的結果。
關于這兩點《異類》和《刻意練習》舉了很多例證,提出的建議也讓個人成就有章可循。
前段時間,看完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和《萬歷十五年》,又從反面強化了認知:如果在一個錯誤的系統(tǒng)之中,哪怕你位高權重、富可敵國、天資過人、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過是一出可有可無的戲,更談不上在整個宇宙激起巨大漣漪。主動的,命運領著走;被動的,命運拖著走。主動/被動,命運都會把你帶到終點。
如何過好這一生?如何不辜負光陰不負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尋找不可逆轉的時勢,成為其中的一員。是我的人生策略。
1.去未來世界,尋找今天的方向;只要知道未來在哪里,就能找到路的方向。
如果未來站在對面,我們卻看不見他。那我們就繼續(xù)往前一步,離未來更近一些。
所有未來都是由人創(chuàng)造,未來的所有蛛絲馬跡,都藏在過去和現(xiàn)在。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自信,確保命運會把你推上那2%的未來列車。花點時間,了解未來列車的特征。
找到,上去,坐穩(wěn)。
影響人類未來的四大基礎科學,“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基因科學”都存著突破性進展的可能,會是4列最快最遠的未來列車。
精力有限,能力有限,我選擇了“人工智能 - 無人駕駛汽車”。
2.在普世智慧,明白做人的道理
看到過不少的案例,上車又下來,或者直接被甩出車廂。能不能上車,能不能坐穩(wěn),這一切取決于“你是怎么樣的人”。
能融入團隊,自然就有座位。如何富有團隊精神,成為創(chuàng)新者、聯(lián)結者、領導者,答案在普世智慧中不難找到。
3.學會學習
我們面臨的問題、思考的答案。都會有現(xiàn)成的線索和散落在各處的拼圖。如何找到?學會學習,首當其沖。
既然與數(shù)據(jù)的交互會被逐步人工智能取代,那么與人的深度交往就會逐步提升。用普世智慧讓自己變得更好,習得必不可少的優(yōu)良品行。會是最好的防守策略。
“開智學堂”、“湛盧文化”、“中信書店”都是不錯的選擇。去到時間的源頭,品味知識的源泉。別人咀嚼過,再吐出來的二手知識,權當消遣就好。
過年期間,兩位朋友的六字真言,也值得品味:成為有趣的人,因智慧得自由。毫無疑問這樣的人生策略又會是另一番精彩。
前沿的未來列車,已經緩緩前行,我們不敢妄言看到了清晰的未來。但是我們希望遇到更多有趣的人,在歡歌笑語中,離未來更近一些。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王樂京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4883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煟^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